2023 年 6 月 11日, 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拉開帷幕。以“安永綠色智慧,‘碳’索無限潛能”為主題,安永攜眾多綠色創新產品、前沿行業洞察以及深度政策解讀報告亮相碳中和博覽會。
在博覽會上,安永中國主席兼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陳凱表示:“從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到啟動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我國綠色轉型步伐加快推進,綠色發展領域成績斐然。安永作為深耕中國市場逾半個世紀的專業服務機構之一,同國家‘雙碳’目標齊心一致。為各類企業的綠色轉型提供專業服務和定制化解決方案。安永十分高興參展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殷切期待與各類政企精誠合作、密切交流,為中國經濟的綠色發展釋放創新動能,增添新活力。”
安永在此博覽會期間,重磅發布《城市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綜合解決方案》等數字化“綠色”創新產品。
“安永作為國內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倡導者,也是區域經濟和城市化咨詢領域的領航者,此次基于在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經濟咨詢領域的雙重優勢,推出城市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服務,聚焦城市化片區,為地方政府、城投公司及城市運營商提供從戰略規劃到實施落地的全鏈條、綜合性城市碳中和解決方案。與其他更加側重于幫助片區減碳、控碳的服務方案相比,安永的城市碳中和方案旨在找到
一種經濟增長和城市脫碳并行的平衡模式,協助各地政府和城市運營商在目標導向下站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因地制宜地謀劃符合本地實際的雙碳工作實施路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安永通過自身專業的視角和數據積累,基于對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長期思考推出‘城市片區可持續發展潛力’評價體系,建立方法論支撐,旨在將‘碳中和’打造為一種富有競爭力的新型公共產品,評價體系分為‘綠色’和‘發展潛力’兩大指數,涵蓋城市片區在資源、環境、設施、經濟、社會、治理等七大評價方向,幫助政府和城市投資運營商量化片區的環境績效表現,解析在雙碳目標下片區綜合發展的頂層設計和行動策略,構建綠色基底和發展潛力‘雙輪驅動’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安永咨詢政府及公共事業服務部合伙人于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區域經濟綠色轉型并不是一個新課題,作為區域經濟咨詢領域的專業服務機構,安永在近十幾年間一直在為地方政府提供面向城市、產業園區的咨詢解決方案以及開展低碳經濟、綠色產業相關的專題研究。
“比如早在2010年時,安永就受大連高新區的委托為其制定過低碳園區的整體規劃和發展導引。國家雙碳目標提出后,不少地方政府客戶、城市運營商都迅速意識到‘雙碳’不僅是環境保護問題,更可能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并且敏銳的做出了回應。舉個例子,我們的客戶是一個央企地產企業,在綠色地產領域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并以城市運營模式著名。在2021年時,安永就和這個客戶一起做了一個很創新的課題研究,當時項目課題就叫城市碳中和IP。項目充分結合企業的公司戰略和業務模式,探索構建出了城市運營碳中和‘1235’模式,通過將綠色、低碳城市運營理念貫穿于整個城市運營項目的全系統,將企業在綠色能源、建筑科技、智慧交通、產業投資等領域的創新業務融入到零碳社區、產業科創空間、城市公園等開放空間等城市創新場景的打造中。這個項目的成果已經在浙江金華的一個未來社區項目中落地,在不到2年的時間中,那里建立了碳中和數字化管理平臺,打造了若干近零碳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協同周邊的城市公園和生態綠地作為域外碳匯,通過綠化固碳量和太陽能減碳量實現項目示范區碳排放中和,已經成為了省級全域未來社區的綠色標桿項目。”于燕介紹。
在安永看來,城市碳中和方面,目前面臨最大的難題還是認識問題,碳中和要求城市在一個確定的邊界范圍內,盡可能地降低生產生活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很多城市管理者最為擔心的是限制碳排放會影響城市的經濟增長,從現實情況來看目前高碳發展的沖動仍然很大,如何現實回應城市脫碳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考驗政策制定者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其實,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經濟增長對碳排放的依賴程度降低;三分之一的省級地區已經呈現碳排放與GDP增長脫鉤的趨勢,即實現了經濟總量增長的同時碳排放總量保持平穩甚至下降的趨勢,未來不僅是碳排放與GDP增長脫鉤,還要通過降碳來促進經濟增長。另外,城市碳中和并不是政府單方面就可以做好的工作,城市是一個系統復雜的社會經濟系統,這不僅涉及到各行業、各領域的主管部門,還需要充分調動城市內的企業、機構、公眾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如何根據區域自身的特征,來把這方方面面的工作系統整合在一起,也是很大的考驗。”于燕指出。
于燕表示,未來,在城市碳中和方面,安永一是繼續和業內優秀的專業機構一起加強合作,在“產業經濟綠色發展、綠色城市規劃建設、綠色項目投融資、區域綠色治理體系”等城市碳中和的關鍵領域加強創新研究,貢獻專業力量; 二是為我們的地方政府客戶、城投公司客戶,提供關于城市碳中和的專題培訓,協助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了解應該如何在發展的角度上開展雙碳工作,協助其在工作中多融入綠色低碳領域的規劃理念和技術。三是多在項目實踐中總結經驗,我們服務的地區通常是當地最有代表性、有基礎和潛力的片區或組團,具有做示范的條件,在示范項目的服務實踐中會形成一種應用反饋,從而進一步支撐我們完善城市碳中和和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和服務創新系統。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