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區塊鏈”并沒有那么高深,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2019-11-29 10:38:29     來源:光明網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一時間,區塊鏈技術成為新興技術的“風口”。那么,引起國家最高領導層重視的區塊鏈究竟是什么?它與我們的生活又有什么關系?

              區塊鏈起源于比特幣,但后來的發展大大超過了比特幣的范疇。從技術角度而言,區塊鏈技術可以理解為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浙江大學教授陳純講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故事幫助我們理解:“一個村子里,張三借給李四100元,他要讓大家都知道這筆賬,就通過村里的廣播站播出。全體村民聽到這個廣播,收到信息,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核驗信息真偽,然后把這個信息記在自己的賬本上。這樣一來,全部村民的賬本上都寫著,‘張三借給李四100元’。事后這筆借款就不會有糾紛,也沒有做假賬的可能。”這個記賬系統是分布式或者多中心化的,賬本數據根據時間順序組裝排列為一個個區塊,區塊連起來就成了我們說的區塊鏈。

              可以看出,區塊鏈記錄的數據信息有公開透明、可以回溯、不易篡改等特點,確定性地解決了信息真實問題,有助于信息和數據的共享,提高協同效率、降低溝通成本。

              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已經“看上了”區塊鏈的這些優勢,正將其“鏈入”實際應用。作為互聯網大國,我國在區塊鏈技術上起步較早。據工信部《區塊鏈白皮書(2019)》顯示,目前我國區塊鏈企業數量為499家,在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553家;在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機構Top20中,阿里巴巴、中國聯通等申請量分別以第一、第五位躋身全球前列。目前,區塊鏈技術已逐漸應用到國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為我們排憂解難。

              或許我們沒有意識到,使用微信開出的電子發票背后很可能就有區塊鏈技術的支撐。自去年8月騰訊在深圳開出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以來,截至10月30日,其數量已達1000萬張。開出第1000萬張區塊鏈電子發票的開票企業表示,在上線區塊鏈電子發票后體驗到了不少便利:企業采用區塊鏈電子發票有助于規避假發票、完善發票監管流程,且有利于降低成本;消費者結賬后可以通過微信自助申請開票,發票信息實時同步至企業和稅務機關,十分便捷。

              去年12月,浙江臺州中心醫院成為“浙江區塊鏈電子票據平臺”首個試點機構。今年6月,該醫院患者人均就診時間從170分鐘縮短到了75分鐘,保險理賠期從半個月減少到幾分鐘。而這樣的票據僅僅在臺州,就已經開具了超過1000萬份。浙江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也杜絕了假發票、重復報銷的可能。”

              另外,火堆公益在安鏈云區塊鏈的幫助下,已將所有的用戶公益捐獻情況、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記錄在區塊鏈上,我們可以隨時對公益募捐信息進行追蹤查詢,此做法推而廣之有助于促使公益項目更好發揮應有的功用。

              除了在醫療、電商、游戲、公益、共享經濟等領域的應用,區塊鏈技術還有助于解決跨區域信息難互通的政務服務問題。例如今年,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和國家住建部在區塊鏈技術幫助下,短時間完成了全國491個城市公積金中心的互聯,為跨地域辦理公積金等業務提供了便利。

              新興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前景廣闊。但任何創新技術的應用都應該以合法合規為前提,我們需要理性面對“區塊鏈熱”。

              人民網董事長葉蓁蓁表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區塊鏈技術,不能低估它的明天;也要用科學的眼光看區塊鏈標簽,不能高估它的今天。發展區塊鏈可能面臨監管上的風險,但要繼續用戰略的眼光看區塊鏈產業。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也提醒,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區塊鏈技術和很多前沿技術一樣,既可以創造價值,也可能被惡意利用。同時,也要防止區塊鏈概念在資本市場的熱炒中成為泡沫。

              同時,關于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在我國的發行和推廣情況,11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曾發布公告表示,人民銀行未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也未授權平臺交易,提醒公眾注意可能涉及的詐騙和傳銷風險,防范利益受損。(孔繁鑫 孫宗鶴)

            [ 責編:李方舟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