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三大創新攻克國產客機高高原運行與驗證難題

            2024-01-29 15:45:15     來源:科技日報

            1月24日,國產客機ARJ21在我國最西端的機場,也是新疆海拔最高民用機場——海拔3258米的塔爾庫什干機場完成高高原機場運行試飛。此次客機實地試飛,充分驗證了我國高高原航空運行技術的有效性與突破性,為未來開辟更多高高原航線奠定了堅實基礎。

            高高原機場是指海拔高度在2438米(8000英尺)及以上的機場。我國是擁有高高原機場最多的民航大國,數量占全球的50%以上,全球海拔最高的6個高高原機場均在我國境內。與普通機場相比,高高原機場存在海拔高、氣象雜、驗證難等難題,運行環境惡劣、安全裕度低,提升國產客機高高原運行能力面臨巨大挑戰。

            因無相關研制需求,歐美制造商沒有相關高高原運行和驗證技術,國內航司只能依靠實踐經驗和保守運行滿足高高原運行安全要求。特殊場景驗證難、地理環境構建難、特情試飛風險大、特情場景難復現,成了高高原運行的一道道坎。

            基于此,中國南方航空集團、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騰訊公司及中國民航飛行學院、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發起“國產客機高高原運營與驗證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突破起降能力受限、環境預測局限、驗證場景有限等困難,攻克國產客機高高原運行關鍵技術,填補技術體系空白,并在高高原運行能力、裝備與運行技術體系和復雜場景預測與構建技術方面實現了三大技術創新。

            據介紹,該項目首次突破了國產客機高高原運行能力提升關鍵技術,可實現在機組操縱負荷降低50%的同時,起飛升力提高2.2%,起飛距離縮短167米。國內首創的結冰高效能保護機制,也降低了客機起降和進場的難度。

            該項目構建了高高原人—機—環綜合驗證裝備和運行技術體系,為國際高高原運行標準提供了中國樣板。首臺自主可控的全動模擬機和模擬機專用操作系統,不僅使機型構建效率提升1.5倍,還實現了重大事故和空難調查自主可控。項目團隊還以此為基礎構建了中國特色高高原運行標準和訓練體系。

            在國際范圍內,該項目首創了高高原復雜場景預測與構建技術。其中實時飛行顛簸預測系統能有效應對氣流紊變、事故多發的問題。飛行數據建模和反向驅動驗證技術也攻克了飛行顛簸、近地警告特情復現的難題。項目發明了高等級飛行模擬機專用視景引擎,可解決飛機近地警告地形可視化等難題。

            其中,項目關鍵技術突破之一的高等級飛行模擬機專用視景,由中國南方航空集團與騰訊公司基于自研游戲引擎聯合研發。該視景系統在渲染管線、程式化生成工具、高分辨率視景投影等關鍵技術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實現了對復雜地形環境的可視化。

            “國產客機高高原運營與驗證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經由8位院士組成的專家團隊評估,被認為“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國際領先”。項目近三年直接創造經濟效益達57億元。(記者 葉 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