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中國科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參加會議。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工作報告中指出,2023年我國科學家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國際科技界“朋友圈”越來越大。
“我國科學家不斷走上國際舞臺,國際組織任職層級提升。”萬鋼在報告中指出,2023年,19位科學家成功競選國際科技組織重要職務,科協系統1000多位專家在600多個國際組織任職。如中國科協常委薛其坤擔任亞洲科學理事會管理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科協主席凌文當選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執委等。
我國科技期刊對全球創新思想和一流人才的匯聚能力明顯提高。根據SCI統計數據,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施四年多來,影響力進入本學科國際排名前5%和前25%的期刊數量分別增長5.6倍和1.8倍。
2023年,我國在民間科技人文交流方面也取得進展。中國科協發揮民間科技外交優勢,打造綜合性、前沿性交流平臺,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等國際活動影響力不斷提升。據了解,2023年累計有40多個國家(地區)的數千名科學家和企業家來華參加各級科協活動,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首次在海外舉辦,推動深化全球汽車產業合作。
國際科技界“朋友圈”越來越大。我國與俄、美、德、日等國家科技組織持續推進機制性交流,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新簽及續簽雙邊合作協議19份。“一帶一路”科技和科普合作項目覆蓋五大洲136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工程師和企業“走出去”的成效也很顯著。中國工程師聯合體與新加坡工程師學會等組織實現會員資格互認,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加強工程能力標準互認,中國化工學會、中國標準化協會等全國學會積極參與國際工程能力評價工作。
萬鋼在報告中說,2024年,中國科協將繼續發揮民間科技外交骨干作用,深化國際民間科技人文交流,“建用并舉”加快國際科技組織建設,支持中外青年科技人員交流,打造開放創新生態。
許澤瑋會后表示,通過參加此次會議深刻感受到了我國科技實力和影響力越來越大,也更加明確了我們91科技集團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中的責任和使命,希望通過91科技集團不同業務板塊協同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提供我們全產業鏈的服務,貢獻我們的力量。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