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我國將建20個“考古標本庫房”

            2023-12-08 10:24:25     來源:北京日報

            本報訊(記者 牛偉坤)到2025年,我國將建設20個國家重點地區考古標本庫房,初步完成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配置;到2035年,考古標本庫房的體系更加完備,全國考古標本保存保管條件顯著改善。昨天,國家文物局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強國家重點地區考古標本庫房建設管理的通知》。

            國家重點地區考古標本庫房是由考古機構管理和使用,承擔區域性考古標本保存、周轉、整理、保護、修復、研究、展示、教育等多種功能的文物保護利用設施。其中,長期保存庫主要用于長期保存已完成整理與修復保護工作的考古標本;臨時周轉庫主要用于臨時存放需修復保護、整理、周轉的考古標本。

            兩部門提出,要綜合考慮區域文物資源富集程度、考古工作量、保有考古標本數量,以及自然地理條件、基礎設施條件、地方文化建設與公共服務需求等因素,合理確定庫房區位、選址與建設規模,避免貪大求全、重復建設、超標準豪華建設,鼓勵節約集約利用資源,適度超前配置。

            考古機構應重視庫房設施設備的智能化和數字化建設,建立配套的標本信息數據及檔案管理系統,確保標本出土、入庫、整理、修復、研究、展示的全鏈條及時錄入,確保數據信息的完整、準確。支持考古機構聯合其他專業機構研發、應用適合考古標本管理的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新裝備,探索考古資料檔案數字化管理模式。同時,要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庫房管理制度,定期清點核查標本數量和保存情況,每年度向上一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和國家文物局報告庫房標本總數、標本移交情況和庫房管理使用情況。(北京日報)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