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最大實驗性核聚變反應堆開始運行

            2023-12-05 10:15:18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張佳欣)據美國雅虎新聞網2日消息,世界上最大的實驗性核聚變反應堆已于1日在日本開始運行, 向實現“人造太陽”又邁進了一步。

            日本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那珂研究所1日下午舉行了大型核聚變實驗裝置JT-60SA開始運行儀式。這臺六層樓高的機器位于日本茨城縣那珂市的一個機庫中,由一個甜甜圈形狀的托卡馬克容器組成,其中裝有加熱至2億攝氏度的旋轉等離子體。

            歐盟能源專員卡德里·西姆森表示,JT-60SA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托卡馬克裝置”,并稱其開始運行是“聚變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西姆森還表示,聚變有潛力成為本世紀下半葉能源結構的關鍵組成部分。

            JT-60SA計劃是歐盟和日本的聯合建設項目,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ITER,又稱“人造太陽”計劃)的先行項目。JT-60SA反應堆的目標是研究聚變作為一種安全、大規模和無碳的凈能源的可行性,使它所產生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更多。這兩個項目的最終目標都是使內部的氫核融合成氦,以光和熱的形式釋放能量,模擬太陽內部發生的過程。

            核聚變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其過程都比核裂變清潔得多,不會產生放射性廢物。如果實現經濟的聚變反應,將大大減少甚至完全消除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去年,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在聚變反應中實現了“凈能量增益”,這意味著該反應產生的能量(3.15兆焦耳)比最初為反應提供的能量(2.05兆焦耳)更多,這是一項重大成就。盡管核聚變的每一點進展都會引起轟動,但前面的路還很長。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