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合理布局回收站點 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

            2023-11-22 10:01:47     來源:人民日報

            合理布局回收站點,加強分揀中心建設,提升便民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

            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消費視窗·完善社區服務 提升生活品質)

            本報記者 齊志明 宋豪新 劉軍國

            可回收物體系建設是生活垃圾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重要抓手。《“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資源循環型社會。當前,各地在開展廢舊物資回收方面都有哪些好的做法與經驗?未來如何進一步推動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記者在多地進行了采訪。

            打造再生資源全品類回收、分揀、運輸、循環利用的服務體系

            在位于浙江寧波市鄞州區的半島名邸小區,居民周安珍正向“搭把手”智能回收箱投放可回收物。點擊一體機屏幕,簡單幾步操作,用手機微信掃一掃,“搭把手”賬戶里的“資源幣”又增加了。居民可以用這些“資源幣”在“搭把手”電子商城里購買各種日用品,還可以直接提現。

            據悉,寧波市供銷合作社所屬寧波供銷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著力構建“搭把手”智慧數字化垃圾分類體系,已在寧波建有3200多個不同類型的回收網點,投放2700多個智能回收箱,居民可通過手機終端APP、微信小程序等找到離自己最近的智能回收箱。

            “智能車聯網車輛定點定時上門回收,這些可回收物將被輸送到分揀中心,進行二次精分,再進行打包存儲,最終將再回收物送往終端工廠進行處理和利用。”寧波供銷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胡楓說。自體系建成投用以來,注冊服務用戶超過108萬人,投遞超過1935萬人次,累計實現垃圾減量超37萬噸。

            “供銷合作社系統作為再生資源行業的重要力量,僅去年就在全國打造了近1000個分揀中心,參與建設110多個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園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經濟發展與改革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新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以“交投點、中轉站、分揀中心、加工利用基地”等4個環節為主體,輔以現代物流體系和物流管理平臺,其關鍵節點就是綠色分揀中心。

            浙江紹興市上虞區供銷合作總社建起區級分揀中心、鄉鎮級中轉站和鄉村(社區)回收站點的三級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解決再生資源堆放處置難、動態監管難、市場參與難、綜合利用難等問題,實現全區廢紙、廢塑料、廢金屬等可回收物全面回收。

            上虞區供銷系統在發揮自身力量的同時,加大對社會閑散廢品回收人員的整合吸納,把符合條件的人員吸納到再生資源回收體系中來,并規范服務內容、標準和經營范圍,統一站點外觀標識、回收車輛、人員著裝、收購價格、計量衡器、服務電話,確保收運隊伍規范化、職業化、專業化。

            促進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實現源頭減量化

            近日,一輛貼有“大件垃圾收運車”標識的車輛緩緩駛入四川成都市新津區岷江小區內。幾天前,小區居民李宏濤預約回收家里的舊沙發,收運人員到達后麻利地把廢舊沙發搬上車,隨即前往下一個預約點。

            “我們開展城市大件垃圾便民集中收運活動,市民可以撥打電話或使用‘天府市民云’手機客戶端,對大件垃圾進行回收預約。”新津區分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服務活動內容包括廢舊家具收運,廢舊家具主要指廢舊床架、床墊、沙發等整體性強、不易拆解的廢舊物資和生活垃圾。

            新津區分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大件垃圾收運后,區里統一進行分類處置,篩選出可回收部分和不可回收部分。金屬、木質材料部分被拆解整理后,可成為再生資源進行回收再利用,實現源頭減量化處理。

            新津區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環保理念,以垃圾分類為抓手,實現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努力推動生活垃圾前端減量分類,促進垃圾分類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引進相關企業,在部分城鎮社區建設零碳小屋30余處,在小區投放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30余個,設置大件垃圾集散點9處。目前,全區每月回收大件垃圾約100噸,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0%以上。

            “兩網融合”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相關部門大力推動的重點工程,旨在將垃圾分類回收網絡和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有機結合,促進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副會長潘永剛說,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原本屬于兩套回收系統,“兩網融合”就是要讓這兩個體系發揮各自優勢,從源頭投放、收運系統、處置末端三個環節進行統籌規劃設計,實現投放站點的整合統一、作業隊伍的整編、設施場地的共享等,使得不同類型垃圾能得到循環、再生利用和合理處置處理,資源利用效率達到最大化。

            中國供銷集團所屬中國再生資源集團是國內綜合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2022年回收處置各類再生資源超過2000萬噸,下屬供銷環境公司在“兩網融合”體系建設上已覆蓋70多個城市。在山東日照市嵐山區,中國再生資源集團旗下供銷環境公司在當地77個小區建設各類生活垃圾分類亭125座,可回收物智能箱14座,改造提升再生資源回收屋9座,居民小區覆蓋率達到100%。

            中國再生資源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徐鐵城介紹,將努力建設一條“回收網絡化、服務便捷化、循環產業化、運管數字化”的“兩網融合”發展之路。在全國范圍內,將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作為產業鏈運營,后端建設分揀中心和資源化綜合利用基地,從而提升垃圾分類的“資源化”利用規模和質量,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

            建立長效機制,暢通回收渠道,形成規范有序的產業鏈條

            “自從小區配備了智能回收箱,大家參與回收的積極性就高了起來。只要手機一掃,就可快速‘變廢為寶’,這種便民惠民的回收方式,大大提升了社區居民參與廢舊物資清理與回收活動的熱情。”近日,江蘇泰興市元竹鎮大元社區居民丁正平說,用微信掃碼后,回收倉門自動開啟,將廢紙板、易拉罐、塑料瓶投入進去以后,系統會自動識別并進行分類,按照1.2元/公斤稱重計價,累積到30元時可以直接提現到積分賬戶,兌換大米、食用油等。

            元竹鎮以小區環境清理整頓提升專項行動為契機,集中整治亂堆亂放,建設可回收物中轉站,全力提升村社環境。大元社區通過懸掛橫幅標語、微信群等方式,及時回收居民家中的舊家具、舊沙發、舊塑料瓶、廢紙板。院前屋后、樓道內的環境得到了全面整治。

            專家表示,促進再生資源回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居民、企業、村社、街鎮以及有關部門等各方力量協同配合,廣泛調動各類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匯聚合作力量,提高回收服務質量。

            加強宣傳引導。普及可回收物分類知識,宣傳可回收物回收促進垃圾減量和資源利用的重要意義,引導居民自覺開展可回收物分類,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可回收物體系建設的良好氛圍。

            提升便民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壯大回收隊伍力量,豐富優質回收服務供給。龍頭企業可通過連鎖經營、特許加盟等方式,整合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戶,提高廢舊物資回收管理效率,擴大回收網絡覆蓋面。回收企業可與物業企業、環衛單位等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暢通回收利用渠道,形成規范有序的回收利用產業鏈條。

            優化整體布局,完善支持政策,增強調控能力。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布局,為企業提供用地等保障,有效降低企業投資成本。依法加強可回收物日常運行體系的監督管理,規范市場秩序。(人民日報)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