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是第28個全國 “愛眼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關注普遍的眼健康”,重點關注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兩個重點人群,聚焦近視等屈光不正、白內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點眼病。
“得了糖網怎么辦?“,”眼內注藥多久會好?“,”眼內注藥后怎么保護眼睛?“
為了讓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認識到糖尿病眼部并發癥,特別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診療流程和嚴重危害,加強糖尿病患者對眼病的早篩、早診、早治的意識,6月6日全國愛眼日當天,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李駿醫生攜手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楊曉璐醫生,邀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一起,在線上開展愛眼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健康科普活動,傾聽患者心聲,講述科普知識,回答患者疑問,鼓勵人人都成為“愛眼護眼第一責任人”。
李駿醫生特別邀請她的一名患者來到線上,患者講述自己發現糖網的過程,心路歷程以及治療經歷。李駿醫生在講座中指出,糖尿病是一種復雜的慢性進行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多個靶器官,當累及眼部組織時可引起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白內障等。糖尿病并發的眼底病變包括出血、增殖以及黃斑水腫(DME),其中DME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一種嚴重的并發癥,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視力下降甚至喪失的主要原因。
在中老年人常患的眼病中,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公眾知曉率很低,即便有所了解,大多數人也只是停留在聽說過的層面。由于對眼部并發癥重視程度不夠,很多患者就診時已經錯過早期的最佳治療機會,病情較重。已經接受治療的患者,因對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危害認識不足,就診隨訪不便利等原因,有不少的患者中途會中斷治療。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的楊曉璐醫生提醒大家,“糖尿病患者首先要聽內分泌醫生的話,控制管理血糖;根據糖尿病的不同階段,及早進行眼部篩查;如果發現看東西扭曲變形、有黑影,需盡早到醫院檢查眼底”。
目前,眼底照相、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是檢測眼底病變的主要手段,玻璃體腔內注射
抗VEGF藥物已經成為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一線治療方法,規范治療能夠最大化提高患者視力,改善生活質量。
科普講座中,兩位醫生還詳細講述了玻璃體腔注射抗VEGF藥物的詳細過程,緩解患者對于眼內注射的恐懼,同時在線上對常見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問題一一作答。
李駿醫生和楊曉璐醫生號召廣大的群眾朋友關注眼健康,提高眼健康意識,同時表示將不斷提供有效的知識,讓更多的群眾朋友獲益,共同推動眼健康事業的發展!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