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首屆2024電動車出海北京論壇”開幕 多國駐華使節攜手中國車企共謀出海

            2024-01-09 17:05:34     來源:中國網

            2024年1月9日,“大使中國行·臻行——首屆2024電動車出海北京論壇”于北京舉行,來自荷蘭、匈牙利、菲律賓、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蘇丹、捷克等十余國駐華使節與中國工信部、中國商務部、各相關協會,以及電動車頭部企業雅迪、愛瑪、臺鈴等車企,共同探討電動車產業的發展趨勢,共謀中國電動車產業出海事業的發展,共同推動中國綠色出行解決方案在全球的應用。

            電動車走出去 大有可為

            作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市場,中國在研發、生產和銷售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也是國際市場最大的供應商。

            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劉素文指出,中國電動自行車,其發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電池的續航能力、電機性能、智能化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電動自行車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中國擁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為電動自行車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來自中國自行車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業緊跟國家倡議,大力開拓更加多元的外貿國際市場。數據顯示,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實施、東盟自貿區、中歐班列等利好政策加持下,我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的自行車數量超1800萬輛,對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魯吉亞出口的自行車數量增長翻倍,對印度尼西亞、泰國、土耳其等國家出口的自行車數量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對東南亞和南美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的電動自行車增長態勢也十分強勁,全年增速保持在20%左右。

            中國自行車協會助力車專委會主任委員陸金龍表示,從電動車行業來看,臺鈴、雅迪、愛瑪、九號、小牛等龍頭企業,在品牌出海、產品出海、服務出海諸方面都做得風生水起,特別在堅持高質量、高性價比方面,贏得了全球專業人士和終端消費者的一致認可,也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

            深圳電動自行車產業促進會會長、臺鈴集團總裁姚立表示,全球化也是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必然選擇。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國際市場對于中國電動自行車的需求也在持續增長。尤其在歐洲、東南亞、非洲等地,由于環保理念的普及和城市交通的擁堵問題,電動自行車正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新選擇。中國電動車走出去,大有可為。

            由于健康和環境效益、避免交通擁堵以及政府的支持等原因,過去幾年海外對電動自行車的需求也很大。

            在此次論壇上,據匈牙利駐華大使館商務處基什·彼得介紹,2022年,歐洲地區共售出約2600萬輛電動自行車,而2021年的電動自行車銷量約為2400萬輛,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預計到2024年,歐洲電動自行車市場規模將達到779.6億美元。隨著政府的補貼支持政策和人們對電動自行車采用的認識不斷提高,匈牙利也在市場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新華國智研究院執行院長張世祥表示,電動車的海外出行市場正在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重視電動車的推廣和應用,這為中國的電動車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機遇。因此,本次論壇也將聚焦于電動車海外出行市場的發展,探討如何加強國際合作,推動中國電動車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

            融入“綠”方案 駛向可持續

            推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出海,出口的不僅僅是產品,也在向全球推廣中國低碳出行的解決方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隨著全球綠色出行的興起和環保意識的增強,“綠色出行、智慧交通”也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作為一種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越來越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

            姚立還表示,中國提出“雙碳”目標以后,中國電動車產業積極響應并大力作為,不斷創新突破,探索完善出了中國低碳出行的解決方案,從交通和產業發展政策、行業標準、產品研發、智能制造,供應鏈配套、檢測與服務,市場需求創造與服務,消費理念與習慣等多維度實現了有機協同、高效發展。我們認為這些成功的經驗值得向全球推廣。

            以臺鈴集團為例,其從2017年就攜手聯合國環境署在多個國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推廣落地工作,并成立全球低碳出行研究院深化研究推進。臺鈴作為聯合國環境署電動出行合作伙伴多年,一直推廣電動出行項目。2023年,臺鈴正式成為“聯合國電動車唯一采購單位”。

            作為多年在全球市場銷量領先的雅迪已累計出口100個國家和地區,得到了全球超7000萬用戶的高度認可,據介紹,截至目前,雅迪電動車用戶全球累計騎行里程超2608億公里,共減少碳排放452億千克,相當于種植環保樹超22億棵。

            在此次論壇,深圳電動車產業促進會執行會長楊華,還為臺鈴和雅迪兩家車企進行授牌,兩家企業成為本屆論壇及“大使中國行·臻行”共同推薦的優秀電動車出海品牌。

            會后,多國駐華使節還分別體驗了,臺鈴和雅迪的充滿科技感、時尚感的電動車產品,并紛紛給以贊許。

            關注綠色低碳 守護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大使中國行·臻行”活動是由20多個國家駐華使館共同發起和參與,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參觀考察活動,搭建中國在文化、非遺、旅游、商貿、科技等領域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平臺,截至目前,已和80多個國家駐華使館建立友好關系。

            據“大使中國行·臻行”活動發起人羅森介紹,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大使中國行·臻行”先后組織了走進百度無人駕駛汽車、走進漢醫堂中國傳統中醫等在科技、商貿、旅游及中國傳統文化領域的體驗交流活動。

            張世祥表示,我們深知電動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本次論壇,搭建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讓更多的企業和機構能夠參與到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中來,共同推動電動車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羅森表示,2024年是中國提出“雙碳”戰略目標,四周年。“大使中國行·臻行”將繼續關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和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同時,將與更多的企業和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千行百業的可持續發展。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