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8日,第六屆H50年度峰會暨中國醫療醫藥科技發展論壇在北京昌平順利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50人論壇主辦,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中關村昌科生命健康產業聯盟協辦,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指導。
北京市藥監局副局長周立新、國家醫保DRG技術指導組組長/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主任鄭杰、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醫藥發展處處長陳銘、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股權資產部(實業投資部)直接股權投資二處處長黃東石、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發展部副總監/南方中心總經理萬建強等部市相關部門領導;昌平區委副書記、區長,北京未來科學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支現偉、未來科學城管委會(生命園管委會)副主任、昌平區副區長柳強等昌平區領導;王曉東、董家鴻兩位院士及樂普醫療、晶泰科技等企業的企業家代表,中金公司、華蓋資本等H50理事機構的投資家代表受邀出席。
會上,來自科學界、醫學界、產業界、投資界以及藥監醫保相關部門領導齊聚一堂,通過一份報告、四個主題報告、一場高峰對話、四場圓桌對話,共同為醫療健康產業創新的現實與理想,挑戰與輝煌建言獻策,共謀未來。
合作燙平周期洞見指引方向,2023投融資洞見藍皮書發布
本次峰會旨在推動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加強合作,以促進產融深度結合,助力產業創新發展為目標,共建“政府、市場、社會”跨界合作,積極推進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改革發展。會議伊始,2023年度H50輪值主席、昌發展總經理王穎隆重發布《H50藍皮書—醫療健康產業2023投融資洞見》,該藍皮書由E藥經理人·E藥產業研究院在H50的指導下撰寫完成。
經歷了三年疫情的創新振蕩期,2023年醫療健康行業進入了新周期。無論是臨床價值為導向,還是聚焦差異化創新,以及研發和投資更加理性,BD交易更加活躍,這些關鍵詞都成為我們展望未來的新注腳,也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時點上,H50通過對理事機構的專家訪談以及各類來自權威機構的數據整理,以藍皮書的形式,來呈現H50投資機構對一些問題的思考。
此外,為了給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的新生力量以舞臺和機會,共同為醫療健康行業生態建設出力,本次會議上首批26位“青年H50”正式“亮相”,并發布第二批24位“青年H50”的招募計劃。
在重構中尋找機會,迎接醫藥健康行業黃金時代
昌平區委副書記、區長,北京未來科學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支現偉為本次峰會致開幕詞,他表示:“這兩年來,昌平區堅持把醫藥健康作為優勢主導產業,在產業投資方面,以昌發展公司為主平臺,與華蓋、松禾等24支優質醫療基金合作,為醫藥健康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母基金體系在全國范圍內投資超過330個醫藥健康項目,助力百濟神州、諾誠健華等20多家企業成功上市。2022年昌平醫藥健康產業收入達到800億元、占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一,成功入圍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未來,也希望更多的戰略投資人和科學家、企業家了解昌平、走進昌平、投資昌平,成為昌平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合伙人’。”
北京市藥監局副局長周立新在致辭時表示:“北京作為全國生命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始終高度重視醫藥產業發展,今年4月,“北京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在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揭牌,將圍繞多領域組成專家團隊一站式收集和反饋企業需求,推進審評審批機構和資源與企業對接。未來,市藥監局將與昌平區委區政府一道,積極構建多渠道、多層次的企業服務通道,持續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制度創新和產業鏈開放。”
國家醫保DRG技術指導組組長、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主任鄭杰在致辭時表示:“產業鏈的發展決定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成敗,是醫療市場重要的一環,國家醫保將堅定不移地助力產業鏈價值的兌現。我國的醫保政策正經歷轉型期的陣痛,當完成由無序擴張式發展到高效內涵式發展的轉型之后,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多的資源。”
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發展部副總監、南方中心總經理萬建強發表了題為《科創板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與實踐》的主題演講,向與會來賓詳細介紹了科創板的最新進展,拆解了科創板如何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與實踐,同時,也針對生物醫藥企業在上市時遇到的機遇和挑戰給出了建議。
盡管全球醫療行業融資階段性放緩,但醫療健康產業長期存在投資機會依舊是共識。中金公司黨委委員、管理委員會成員、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王曙光針對《醫療行業與資本市場展望:否極泰來,在重構中尋找機會》這一議題發表了獨到見解,他表示:“2016年之后一些重要政策的推出,使得中國的醫療行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進入到一個空前火爆的盛世。但僅六七年的發展,行業走進資本市場之后企業、資本市場和行業自身的發展都可能會碰到一些問題,會讓大家對這個行業的資本市場持保守態度,但實際上正是這種波動,有可能倒逼一批抗壓能力強,可經受周期的磨煉的企業出現,才會催生一批真正有可能成為國際領先的公司。未來,我們的二級市場上一定會出現更多的龍頭企業,這些龍頭將會承擔起中國資本市場醫療健康行業的引領作用。”
晶泰科技首席執行官馬健就《AI醫療助力醫藥研發》發表演講,他指出:“ChatGPT出現后,每個人都在關注人工智能接下來會為我們這個社會醫療和大眾的生命健康帶來什么,那么AI的大模型時代確實在重塑著一些社會關系,這個社會關系就是我們常講的生產力關系。接下來,智能化自動化的技術能夠被更廣泛的應用在生命科學行業中,不斷推動行業創新。”
會議現場,作為昌平企業代表,樂普醫療董事長蒲忠杰也發表了關于《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及國內外差異化》的演講 ,他認為,“在醫療器械領域,之前中國一直扮演著追趕者的角色,但隨著近年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我們與國外的差距已經大幅縮短,科學合理的監管會助力產業迅速進步。雖然道路曲折,但前途無限光明,我們即將進入到一個新的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的階段。”
生命科學的演進以及醫療科技的創新,能否使人類有能力在面對下一場健康挑戰中表現得更好?前沿技術與醫療未來的深入融合,將如何勾畫全球醫療健康未來的創新脈絡?在本屆H50年度峰會中,中國科學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百濟神州、維泰瑞隆創始人王曉東,中國工程院士、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在H50創始主席、華蓋資本創始合伙人/董事長許小林的主持下,就“前沿技術對產業的啟迪助推”展開了探討。兩位專家一致認為,醫療界、產業界跟科學家界應更緊密的合作,將前沿科技應用于健康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服務于社會,服務于民生。
產研投各方碰撞精彩火花,多視角探索醫健產業投資
本次論壇匯聚眾多大咖嘉賓,多視角廣維度的分享與探討前沿科技賦能下的大健康產業投資軌跡與未來趨勢。下午的活動中,四場的圓桌對話依次展開,投資人、企業家代表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見,產研投各方觀點碰撞出精彩火花。
在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楊云霞的主持下,華輝安健創始人李文輝,炎明生物藥研技術高級副總裁李志宏,聯想之星合伙人、中關村天使投資協會會長陸剛,松禾資本董事長羅飛,普沐生物創始人湯楠,遠毅資本合伙人楊瑞榮,中科計算技術西部研究院客座教授趙宇,就“投資機構在產業創新中的新角色融合”這一話題展開討論。產業發展道路起起伏伏,但投資人和創業者之間的關系從未改變,合力產生真正的價值,一直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
在江遠投資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江的主持下,遠創資本董事長、高特佳投資創始人蔡達建,康辰藥業總經理黃憗,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倪正東,圖湃醫療首席執行官王穎奇,愛博醫療副總經理薛紅,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嚴景華,華夏英泰聯合創始人趙學強,就話題”投資鏈和創新鏈的進化”展開探討。大家一致表示,投資人和企業家都要保持好奇心,不斷擁抱變化,將所有創新都得變成真實的產品和真實的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無論是投資還是創業,更美好的東西在前方。
在“青年說—熱門賽道大解析”中,在青年H50成員夏爾巴投資管理合伙人邢丞的主持下,博行資本創始合伙人陳壘、普華資本合伙人李楊、鼎暉投資高級合伙人柳丹、中金資本董事總經理劉森林、達晨財智/達晨星海醫健子基金執行董事劉喜、昌發展ED呂兵,一同分享了他們對醫藥創新熱門賽道的理解與分析。
在昌發展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昌科金公司執行董事謝思瑾的主持下,鈞山母基金合伙人符曉、中金資本董事總經理蔣興權、北京泰康投資CEO黃升軒、元禾辰坤高級合伙人王吉鵬、華蓋寧遠醫療母基金管理合伙人趙寧遠,就“新環境下LP投資的變革與轉型”這一議題,從基金的募投的微妙變化、LP不同的策略和打法、選擇醫療健康GP方面的心得體會等方面,進行了深度的探索與交流。
醫藥健康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的窗口期,正成為推動北京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期間,北京市委市政府賦予昌平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的“生命谷”、打造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的“核爆點”新的功能定位。近年來,昌平立足區域功能定位,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聚焦做大做強未來科學城,形成了由生命谷、能源谷和沙河高教園組成的“兩谷一園”創新發展格局。其中,以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為核心的“生命谷”,經過20多年的建設發展,不僅成為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創新引擎,也是我國生命科學領域創新要素最為集中的專業化園區之一,不僅匯聚了昌平國家實驗室等頂級研發機構,還吸引了300多名戰略科學家和高層次人才,聚集了800多家醫藥健康產業,成為了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的創新引擎。
H50于2016年成立,經過七年的發展壯大,已經成為全國醫藥健康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精英聚集地和投資風向標,今年的峰會繼續在昌平舉辦,為昌平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勁動力,峰會中沉淀下來的知識、觀點和理念,也將為醫健投資形成指引,推動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