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26日,中國國際油氣勘探技術年會在京舉辦。會議由中國石油學會、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主辦,以“融合前沿技術,突破關鍵瓶頸,助推‘雙碳’目標”為主題。中國石油學會理事長、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總地質師焦方正,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道偉,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地質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旭升,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勘探副總師徐長貴分別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王鐵冠、郝芳,中國工程院院士袁士義、孫金聲、李寧、謝玉洪,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陳掌星出席會議。中國石油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鳳銀主持開幕式。
中國石油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鳳銀主持年會開幕式
中國石油學會理事長/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總地質師焦方正致辭
焦方正指出,當前世界油氣的安全穩定供應與綠色低碳轉型、傳統化石能源的不可替代與能源轉型的不可逆轉、能源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化與能源政治博弈愈演愈烈,使得以油氣安全為核心的能源安全成為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問題。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各國經濟深度融合,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對于全球油氣行業,更應該加強開放合作、協同創新,共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道偉在致辭時表示面對深層、超深層、非常規頁巖油氣、復雜油氣藏類型等世界級難題,中國石油將持續加強雙復雜條件下地震勘探、超聲超高溫超高壓鉆完井、長水平段體積壓力改造等技術迭代的升級攻關,勇于挑戰勘探深度的極限、生烴極限、物性極限和溫壓極限,為世界超深層和復雜油氣藏勘探發展貢獻中國石油的智慧和力量。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地質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旭升在致辭時表示,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油氣企業持續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繼續保持穩油增氣態勢,是切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徑。從國內上游發展歷程來看,油氣快速增儲上產主要歸功于大油田的發現和規模降產,核心在資源、關鍵看勘探、重點在加快實現油氣大發現、大突破。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勘探副總師徐長貴在致辭時表示,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明顯增加,受戰略沖突、金融環境趨緊等不利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大國博弈日趨激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云涌,全球能源供需版圖深度調整,綠色低碳成為發展的主旋律,傳統油氣行業發展面臨挑戰越來越大。合理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科學有序推進雙碳目標是油氣行業的主旋律。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延長石油,道達爾、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哈里伯頓、C&C油藏公司、UNNA能源公司、德國基爾大學、蘇丹國家石油公司、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德克薩斯大學等單位,共計1000余名代表出席本屆論壇。
中國國際油氣勘探技術年會是我國油氣勘探領域高端國際學術交流平臺,會議設置了主論壇及油氣勘探成果最新進展論壇、成熟探區精細勘探與關鍵技術論壇 、復雜構造和特殊巖性勘探與關鍵技術論壇、深層—超深層勘探與關鍵技術論壇、深海油氣勘探與關鍵技術論壇 、非常規勘探與關鍵技術論壇、新能源勘探開發與綜合利用論壇、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論壇 、青年論壇9個分會場專題論壇及成果展,來自國內外能源企業、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等位的領域專家開展約173場主旨報告和專題技術報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背景下油氣勘探技術發展新方向、新趨勢,分析機遇挑戰,謀劃戰略布局,探索發展路徑。
大會期間舉辦的“中國國際油氣勘探技術成果和優秀論文展示”展現了油氣勘查最新進展、分享了油氣勘探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成果,進一步豐富我國油氣勘探的理論和提高油氣勘探的技術水平,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資源基礎。展示了油氣勘探領域蓬勃發展、碩果累累的良好形勢。受到與會代表的歡迎和好評。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年會的召開在國內油氣能源行業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影響力和推動力,為促進我國油氣勘探理論創新、關鍵技術突破及推廣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油氣勘探工作者搭建了深入交流、學習研討、共同提高的平臺,提供了展示新成果、新技術、新作為的舞臺,對推動我國油氣勘探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屆論壇采用網絡直播會議盛況,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廣泛贊譽。據統計,全國有20.26萬人次點擊觀看論壇視頻和圖片直播。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