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國家穩增長政策不斷加碼,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有效投資持續擴大,經濟運行總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數據,一季度,全國水泥產量40234萬噸,同比增長4.1%。水泥行業總體呈現“需求弱勢復蘇、市場壓力不減”的經濟運行特征。
近日,在金隅媒企聯合調研采訪活動中,記者調研發現,金隅冀東水泥陜西區域連年保持穩健增長,2022年受疫情和行業高成本影響年利潤大幅降低,但依然領跑行業大盤,尤其是銅川公司創造了66年歷史上的利潤最高紀錄,是原最高記錄的4.5倍。
“在‘冠軍思維’的指引下,區域的利潤在水泥板塊穩定連續名列前茅;區域資產總額由2017年末45億增至2022年末65億元;水泥熟料銷量持續保持市場份額,骨料銷量由2017年299萬噸增至2022年1618萬噸,2023年有望突破2000萬噸。”金隅冀東水泥陜西區域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水泥需求持續下滑,產能過剩矛盾日益凸顯,全行業利潤腰斬的當下,如何把控企業效益與綠色升級之間的最佳平衡點也成了諸多水泥企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水泥行業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遏制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著力補強產業鏈供應鏈。”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提出,水泥行業須堅持常態化錯峰生產,強化行業自律誠信,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實現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要繼續堅持科技創新,加大科技創新和新技術應用投入,實現行業轉型升級。
“2022年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典型案例”名單中,水泥企業的數量占比超過四分之一。水泥企業在智慧工廠、數字礦山和關鍵環節的典型案例,帶動了建材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取得了重要的技術突破與進展。數字化、智能化已成為水泥行業應對市場挑戰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利器。
近年來,金隅冀東水泥陜西區域聚焦“低碳化、智能化、融合化、服務化”,統籌謀劃,有序推進綠色低碳、智能化循環轉型發展。區域已按照二代水泥技術標準,建成了指標國內一流水平、獲評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的冀東水泥銅川有限公司日產100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
“如今,銅川萬噸線‘無人工廠’正在建設中,其他企業完成智能發運、智能倉儲、智能化驗室、窯磨專家系統、智能監測系統、智慧礦山等模塊建設,正在以區域智能化小組為主導積極推進全系統聯動智能化數字化。銅川公司計劃用四年時間打造‘無人工廠’,涇陽、扶風、鳳翔公司智能化工廠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制定完成。”金隅冀東水泥銅川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創新就是生產力,隨著市場需求從高位平臺期下滑,加快數字化、智能化、無人化轉型,搶占發展制高點,已經成為水泥行業的共識。
面向未來,金隅冀東水泥陜西區域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區域要高標準推進銅川無人工廠、涇陽、扶風、鳳翔公司智能化工廠建設,培養鍛煉自主研發應用人才梯隊,打造以銅川萬噸線為代表的集團區域智能化轉型“名片”。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推動生產經營、安全環保工作再提高。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