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023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論壇暨動力電池招商大會在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召開。來自政、產、學、研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就如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動力電池的突圍,進行交流。
▲大會現場
以“鹽之有鋰,智匯射陽”為主題,大會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指導,中國工業報社主辦,北京能源協會、中關村科技創新誠信聯盟、鹽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射陽縣人民政府聯合承辦,江蘇射陽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協辦。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國務院派駐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路耀華,中國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朱宏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能源協會會長李陽,國家發改委國家節能中心原副主任李行,中關村科技創新誠信聯盟理事長成惠明,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馬昕,中國工業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徐金寶,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譚曉平,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產業轉型升級處四級調研員濮陽云,鹽城市工信局一級調研員袁志亞,中共射陽縣委書記吳岡玉,射陽縣政協主席邱德兵,中共射陽縣委副書記孫慶樹等出席了大會。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國務院派駐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路耀華
路耀華在致辭中表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尤為突出。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分,動力電池的材料和新技術應用不斷取得突破,形成了從材料研發、電池生產、回收利用到設備支撐的全球產業鏈最全、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體系。與此同時,我國動力電池產業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第一,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高端、低端產能分化加劇。第二,企業面臨在工藝、技術方面持續保持領先和同時要穩住并擴大市場的壓力。第三,歐美等經濟體正在加快本國汽車電動化進程,逐步加大對本國動力電池企業的投入和扶持,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日趨激烈等。他建議,動力電池企業要加強與下游車企之間的工作協同,形成發展合力;要加強供應鏈管理,確保原材料的穩定、安全供應;要加大對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投入,不斷提升電池的可靠性、安全性等,逐漸解決續航里程短、充電慢等難題;要在電池回收方面做好文章 。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譚曉平
譚曉平在致辭中表示,鹽城是江蘇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近年來,鹽城聚焦動力電池產業鏈上下游關鍵領域,積極培育產業生態,相繼引進集聚了一批龍頭企業和優質項目,動力電池項目儲備約80GWh,正呈現快速增長勢頭。射陽縣集中政策、要素、資源等優勢,今年一季度動力及儲能電池產業鏈實現開票銷售22.43億元、同比增幅達近30倍。他建議,鹽城及射陽地區應搶抓機遇,充分借助便利的港口區位、豐富的風電光伏資源等優勢,加快推進現有項目建設和達產,實現產能有效釋放,爭取建成國內重要的動力電池產業聚集地。與此同時,聚焦延鏈補鏈,依托頭部電芯企業,加速集聚上下游關聯企業,不斷提升產業鏈完整度。
▲中共射陽縣委書記吳岡玉
吳岡玉在致辭中表示,射陽地處江蘇沿海中部,擁有海洋、森林和濕地三大生態系統,以及江蘇省最美麗的105公里海岸線。近年來,射陽大力發展風電裝備、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動力及儲能電池等綠色制造產業,先后落戶遠景智慧能源、比亞迪、立訊汽車電子等一批綠色企業,初步構建起綠色、高效、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和產業體系,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目前正朝著百億級、千億級的產業目標加速奮進。
工信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中國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朱宏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陳清泉,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能源協會會長李陽,上海市徐匯區工商聯副主席、上海格派鎳鈷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棟強依次發表主題演講。
▲工信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
李毅中以《持續推進動力電池產業健康發展》為題,通過視頻發表主題演講。李毅中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成效顯著,電動汽車代替燃油車已是大勢所趨。在電動汽車需求側,應繼續提高動力電池效能,研制鈉電池、固態電池等新型高效電池;加快充電樁建設,通過智能有序充電、車網互動等緩解電網壓力;規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接入電網,智能充放電形成新儲能體系。
李毅中建議,應做到問題導向補短板,積極應對變局挑戰。第一,攻克電池的技術難關。對照美、日、韓同行,我國企業尚有差距,應看到鈉電池、固態電池等新型先進電池尚在實驗試產中,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和團隊建設。第二,目前電池產業出現了多元化、社會化無序競爭態勢,跨行業投資過熱,企業數量急劇增加,低端產能過剩顯現。需大力提質降本增效,要淘汰落后、重組整合,保持產業穩定。在招商引資上,應嚴格技術標準,甄別論證技術路線,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第三,電池需要的鋰、鎳、鈷等金屬稀缺,應防范依賴進口風險。青海、西藏鹽湖鹵水資源豐富,應立足國內,加快合理開發利用,同時注重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第四,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應對美日聯手封鎖。近期,美、日在稀缺資源保護、市場封閉、貿易競爭、技術封鎖等方面聯手動作,激勵我們要自主創新、自強自立。
▲中國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朱宏任
朱宏任以《把握全球汽車產業鏈重塑新機遇 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正在全面重塑中國汽車產業的新格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正站在產業變革的洪流潮頭。我國擁有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優勢。這一優勢有利于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新技術快速大規模應用和疊加優化,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產業生產力進行轉化。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要認識高質量發展的歷史規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成果突出,正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變化,鞏固自身發展優勢,持續釋放創新活力。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要落實加快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應大力推進全方位創新,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加快培育企業新生態,穩步開展服務型制造,持續實施可持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陳清泉
陳清泉以《創新驅動、汽車革命、動力總成、動力電池》為題通過視頻發表主題演講。他提到,汽車革命的上半場是電動化,其主要核心技術是輕量化車體、高性能動力總成一體化、高性能安全電池包,從2015年中國連續8年全球電動汽車產銷量第一,積累了從政策到技術、市場的很多經驗。汽車革命的下半場是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其主要核心技術是汽車芯片和操作系統。在車規級半導體技術上,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輕量化、高性能、長壽命的發展趨勢,驅動著IGBT模塊往更高功率密度、更高結溫、更高可靠性的方向發展,這對芯片技術和封裝技術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陳清泉提醒,實現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需要看清四點規律,即創新驅動,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依賴于好的產品、好的基礎設施和好的商業模式,以及交通網、能源網、信息網和人文網的四網融合。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能源協會會長李陽
李陽在主題演講中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過去,我國主要是電池集成,現在形成了從材料研發、電池生產、回收利用到設備支撐的全球產業鏈最全、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體系。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四大原材料基本擺脫進口依賴,鋰電設備國產化率也已經達到90%以上,其中關鍵工序的裝備國產化率達到80%以上。電池產業的發展讓電動汽車被市場接受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李陽看來,電池革命未來也將推動能源革命進程。未來的汽車,將是能源互聯網體系中的一個個單元,是存儲和消納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強大載體。新能源汽車可通過有序充電、車網互動、換電、退役電池儲能等方式對高比例可再生電力系統的靈活性資源形成補充,解決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受季節、氣象和地域條件影響的不連續性和不穩定的問題,支撐能源體系轉型。
▲上海市徐匯區工商聯副主席、上海格派鎳鈷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棟強
曹棟強以《新能源下半場投資戰略2023-2025》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上海格派鎳鈷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派鎳鈷”)深耕新能源行業17年,深耕新材料制造6年,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鈷鹽精煉商,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正極材料核心供應商。格派鎳鈷目前擁有浙江紹興、浙江麗水、安徽合肥、安徽宿州、廣西欽州和江西萍鄉等多個基地。2021年,世界500強LGES、浙江國資及中俄能源基金等相繼成為公司戰略股東,格派鎳鈷的全球化布局全面拉開序幕。
▲射陽縣委常委、江蘇射陽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王海兵
會上,射陽縣委常委、江蘇射陽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王海兵對射陽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動力電池產業進行推介。他表示,射陽發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和動力電池產業,在宏觀政策、產業發展、市場資源、區位交通四個方面具備比較優勢,將重點招引三個細分領域。一是動力及儲能電池,二是新能源電機電控,三是其他細分領域,重點招引汽車電子、車載物聯網終端、內外飾功能件、底盤、線束、高精攝像頭、激光雷達等項目。
▲簽約儀式現場
本屆動力電池招商大會碩果累累,包括聚碳氫能(浙江)科技有限公司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儲氫罐項目,浙江阿萊西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超臨界發泡結構件項目,碳峰新材料的年產3000噸碳納米管新材料研發與制造項目,萊茵科斯特集團的智能制造產教融合產業園等在內的12個項目在現場進行了集中簽約。
在授牌儀式環節,北京能源協會向江蘇射陽經濟開發區頒發“新能源動力電池示范園區”牌匾;中關村科技創新誠信聯盟向江蘇射陽經濟開發區頒發“中關村綠色零碳示范園區”牌匾。
▲訪談環節
大會的最后,一場以“‘雙碳’戰略背景下,動力電池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訪談精彩上演。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熱能工程系主任李明,鹽城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小華,浙江省青年創業協會會長、浙江耀宇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毅,浙江省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智慧消防研究應用中心主任、浙江省睦田消防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峰,揚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黃建民,美國聯合商業協會中國區理事長徐劍飛等嘉賓在交流中各抒己見、建言獻策。訪談由中國工業報社黨委委員、《中國機械》雜志社常務副社長陳永光主持。
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梁銳,重慶建設(工業)集團承德蘇墾銀河連桿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永生以及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 法雷奧集團、神州巨電等單位的300余名科研院校代表、企業代表參加了上述會議。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