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央視“老故事”頻道,介紹我國絲路畫家趙以雄耿玉琨夫婦,他們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沿著古絲綢之路旅行采風作畫,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及其文字記錄。
最初,他們在當地搭車行進,包括各種各樣的車還有駱駝,最難的是大型拖拉機,感覺五腹六藏都要顛出來了……不僅如此,他們那時還要求得途徑的地方居民的幫助。他們邊走邊畫,為西域風俗人情做畫,感動了當地的民族民眾包括政府部門,接力式的運送夫婦倆的進程。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浩瀚壯觀的大漠風光,沿途作畫,讓他們夫婦忘記了旅行的艱辛與疲憊。他們簡單的食物就是馕和水還有大蒜,馕還不能保證全部都是白面所制。
1979年除夕,他們夫婦到達了莫高窟,遇見了在此堅守的常書鴻,常書鴻聽說他們是環塔克拉瑪干沙漠旅行作畫,急切地要看他們的畫作。常書鴻說,他一直有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計劃,但現在自己老了,看到他們夫婦的努力很欣慰。
在莫高窟期間,由常書鴻的兒子帶領,他們夫婦參觀了所有對外開放的石窟。每天,他們帶上水和饃饃進洞,近距離地感受這些壁畫,并進行臨摹。
上世紀80年代,他們夫婦傾其所有,購買了一輛二手吉普車并學會了駕駛。決心沿著絲綢之路走出國門,吃睡在車上,并有連續開車18小時的紀錄。出國第一站到巴基斯坦,連續的行駛,吉普車看得見的裂縫已達17處之多,在外國友人的幫助下,經過修理繼續前行,又經過印度、伊朗、伊拉克、進入土耳其,最終抵達其預定的終點伊斯坦布爾。
他們夫婦坦誠,雖然家是北京,但魂在絲路,正所謂夢牽魂縈。
(2023年5月4日馬秀山)
相關鏈接:沙漠是沒有船的海洋。沒有什么事是注定的。不相信命運的人只有眼見為憑。究竟是沙漠在什么地方吸引了你?干凈。錯覺有時很有力(《阿拉伯的勞倫斯》)。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