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加速國產化真替真用,京東云打造“多云多芯多活””數字基礎設施

            2023-03-15 11:18:35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在3月14日以“融合開放、重塑云上未來”為主題的2023年京東云城市峰會廣州站上,京東云正式提出將構建融合開放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全面支持產業深度數字化,并發布了適配國產化的全套基礎云設施產品,推動國產化替代從“可用”到“好用”漸進式邁進。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黨委書記季仲華,中電金信副總經理、研究院院長況文川,中國海洋石油國際公司董事、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原科技信息部總經理王同良,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奚建清,以及來自海南交控、飛騰、達夢的企業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動。

            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云事業部總裁曹鵬表示,隨著產業數字化進入深水期,企業對于數字化建設的需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構建融合開放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是支撐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路徑。

            01 深度數字化,開啟下一代數字基礎設施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此外,在2月27日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中,也提出要構筑自立自強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

            目前,企業的基礎設施呈現出多樣化、多場景等特征,底層基礎設施架構迥異,業務場景非常復雜,依靠對原有系統的縫縫補補,已經不足以滿足未來5-10年 的業務發展需要。基于京東自身實踐,以及對產業客戶需求的理解,曹鵬認為,能持續支持好產業深度數字化的下一代基礎設施,必須具備四個特征:融合開放、高 效協同、極致性價比、安全可控。

            云邊端的協同、多模態的融合、軟硬一體化,這些業務場景越來越普遍,單一的技術已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因此只有融合開放,才能滿足產業的真實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技術對業務發展的重要性愈發明顯,一項關鍵技術的突破,可能帶來指數級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也可能成為行業競爭格局改變的緣起。因此,推 動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已成為數字化的關鍵動作。而支撐融合技術的數字基礎設施,必然是開放兼容的:向下可兼容各類異構基礎設施,屏蔽多云差異,實現應用 一致運行;向上可廣泛接入各類行業應用,以PaaS輸出各類組件,從而實現對應用資源的便捷調用。

            02 漸進式替代,京東云推進國產化真替真用

            在國產化替代、數字化升級的過程當中,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與延續性非常關鍵。一方面要保證業務高速馳騁,一邊又要“換輪子”,因此漸進式國產化的真替真用是最為穩妥的實現路徑。

            在國產化領域,京東基于自身業務發展的內生需求,很早就開始國產化的自研與生產級真替真用的實踐。目前京東以全棧信創云的方式,實踐了京東集團零售、物 流、金融、健康、工業等業務板塊的上百個業務應用,京東80%的應用支持在國產化基礎設施上穩定運行,實現了產業級的真替真用。

            京東云基于混合多云技術路線,打造了多云多芯多活能力,歷經內外部大規模場景訓練,打磨出極致性能產品,目前已構建全面適配國產化應用的全棧產品矩陣:

            京東云混合多云操作系統云艦,在全球化資源調度、應用跨云多活、開放生態三大領域全面優化,幫助客戶構建更靈活、更穩定、更低成本、自主可控的“真多云”,更高效地助力產業數智化升級。

            京東云云海,基于云原生理念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分布式存儲系統,采用分布式存儲架構統一了主流的五大存儲引擎:文件、塊、對象存儲、并行文件存儲、大數據存儲,能滿足各行業對云盤高性能、低延時的業務訴求,打造存算分離技術架構,為客戶節省整體基礎設施成本達30%及以上。

            京東云京剛,行業領先的自研軟硬一體虛擬化引擎,能提供高吞吐量、低延遲、硬件加速的網絡和存儲虛擬化資源,同時實現了用戶負載和云管理負載的完全隔離,大幅提升了云計算平臺的安全級別,并全面支持云主機、裸金屬云主機、原生容器等云計算產品形態。

            京東云天樞服務器,旗艦級國產芯片雙路機架式服務器,強大的AI能力使計算性能提升67%,基于京東云自有大規模數據中心應用經驗,并融入京東集團 IT科技、供應鏈、金融服務等多方面的增值能力,是京東云推出的專業數據中心IT產品。

            Star DB,自研國產分布式數據庫,具備分布式透明、彈性伸縮、智能運維管控、金融級高可用、安全合規、簡單易用等關鍵特性。適用于海量數據存儲計算、高并發在線交易、多數據中心容災、業務監管合規、數據庫一體化自治等多種場景。

            為進一步推進自主可控生態體系建設,2022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與京東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圍繞軟件供應鏈標準編制、軟件標識化工具應 用、軟件供應鏈管理平臺推廣等軟件供應鏈安全控制方面,共同推動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構建,通過推廣軟件統一標識化管理平臺,合力降低軟硬件廠商基于國 產底層技術生態適配難度。

            03 融合開放,助力央國企數字化轉型

            圍繞產業鏈的復雜協同,京東云云艦不僅對內全面支持京東零售、物流、金融、健康、工業等多元化業態場景,對外一廣泛服務于北汽集團、蘇州農商行、國家電投、中化能源、陜煤集團、達達、愛回收等產業客戶,助力企業降本提效。

            以中化能源為例,在進行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面臨著業務系統各自獨立、平臺共享能力欠缺等難題,京東云為其打造了“中化能源基礎數字技術平臺”,低成本、低風險地完成了數字化技術服務能力建設,實現了集團各部門及下屬公司的互聯互通,減少了重復建設、提高了共享能力。

            國家電投在系統升級改造中,存在資源管理復雜、業務上線緩慢等難點,借助京東云云艦的統一底座能力,國家電投實現了對當前異構環境和未來電投云的異構屏蔽,通過在統一底座上構建PaaS組件和應用,實現了更廣泛兼容以及高可用,大幅了降低后期的管理和運維成本。

            當前,京東云已經服務超95%的大型央企、100座城市、2048家大型企業、914家金融機構和超207萬家中小微企業。

            今后,京東云將繼續秉持開放理念,積極打造更融合、更開放、更連續的下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助力產業數字化進一步發展。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