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土豆足跡遍布全球,為什么以前被稱為“惡魔植物”?

            2023-03-08 10:51:10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中國科技新聞網3月8日訊(秦川)現今土豆已經是人類的主要食物之一,但是為什么以前的很多人都說,土豆是惡魔植物?

            土豆學名馬鈴薯,一萬多年前,把馬鈴薯培育成可種作物的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喀喀湖附近生活的土著。16世紀中期,馬鈴薯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那時人們總是欣賞它的花朵美麗,把它當作裝飾品。約7000年前,馬鈴薯成為當地人主食。

            當時的歐洲貴族不知道如何吃馬鈴薯,索性就直接吃葉子跟根。馬鈴薯的芽以及變綠的部分是不能吃的。馬鈴薯的塊莖無毒,但發芽后卻會產生一種叫茄堿的有毒物質。茄堿能引起眩暈、嘔吐等中毒癥狀,其致死量僅為400毫克,屬劇毒。

            《圣經》中說,上帝創造了以種子繁殖的植物。但因為馬鈴薯是用塊莖來繁殖的,被視為是一種“異端”。所以,馬鈴薯被貼上了“惡魔植物”的標簽。

            后來由于中世紀的歐洲戰亂不斷,而且糧食經常欠收,饑餓經常困擾著歐洲人。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馬鈴薯塊莖沒有毒后,而且味道尚可,可以跟多種食物搭配后,馬鈴薯就在歐洲普及開來了。隨著大航海的流行,馬鈴薯也隨著船隊傳到了中國。

            從食品安全角度來看,正確處理土豆和避免大量食用土豆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土豆未經過充分加工或長時間存放在不合適的環境中,其毒性成分的含量可能增加,增加中毒的風險。因此,正確的存儲方式、加工方式和食用方式對于保障食品安全非常重要。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