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新發現!聽力損失或可恢復

            2023-02-15 11:42:39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中國科技新聞網2月15日訊(徐柒柒)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首份《世界聽力報告》中指出,聽力損失影響著全球超15 億人。聽力損失主要是因為內耳中的毛細胞受損,而人類的毛細胞是無法再生的,但一些動物的聽覺毛細胞卻可以再生。來自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小鼠研究,揭示了哺乳動物聽覺毛細胞的再生機制。在不久的將來,聽力損失或可逆轉。

            聽力損失被分為輕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極重度和全聾6個等級,又有傳導性聽力損失、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混合性聽力損失3類。一旦出現聽力損失,應及時治療,以防情況惡化。

            一般來說,人類的耳朵中共有15000個左右的聽覺毛細胞,包括內毛細胞和外毛細胞。其中,外毛細胞會放大聲音振動,使我們能夠聽到微弱的聲音,更好地感知人類語言中的各種頻率,而內毛細胞則會將聲波轉化為神經信號,并將其傳輸到大腦。這些毛細胞一旦死亡就無法再生。

            幾年前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能激活耳蝸內毛細胞再生的活性基因表達——ERBB2。之后,科學家們對小鼠進行了單細胞RNA測序,并且對具有ERBB2信號傳導的細胞和缺乏這種信號傳導的類似細胞做了對比。他們發現,ERBB2能夠啟動多種蛋白質的表達,并促進干細胞樣的發育,其中就包括耳蝸細胞中的蛋白質。

            這一發現說明,再生不只局限于發育的早期階段,科學家們希望這一新的發現可以推動成年人的再生。為此科學家們將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確定其是否可以幫助人類恢復受損的聽力。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