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新聞網1月16日訊(金汐)2020年7月23日,祝融號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并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著陸火星,開始了探測任務。截至2022年9月15日,祝融號已經在火星烏托邦平原行駛了780多天,累計行程1921米,留下了近4000個“中”字。
為什么會有“中”字?有人猜是為了有紀念意義,所以在火星車上設計了“中國”的“中”。事實上,這是因為祝融號有一位河南設計師,回答問題習慣性地說:“中”,于是這個字就被當作“彩蛋”,放到了火星車上。但它的設計最開始是出于一個非常實用的目的:檢測火星車的行進情況是否正常。
火星車的兩個后輪上各有兩個凸起的“中”字,這不僅具有象征意義,也有技術需求,它的主要目的是測量車的滑移率。車輪周長1米,如果前后兩個“中”字之間的距離是1米,就表明車正常行駛;如果兩個字距離明顯縮短,就說明車在打滑,可能發生沉陷。
留在火星上的“中”字腳印,不僅代表了中國航天的浪漫,也代表中文正成為新興的國際太空語言,中國自信正在寫入浩瀚的太空之中。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