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 30日訊(秦川) 近日,常州一女子在當地長蕩湖偷偷放生2.5萬斤鲇魚,結果出現大量死亡,漁政部門10天才完成打撈。由于該行為嚴重危害生態,女子被起訴。
經鑒定,這些鲇魚為革胡子鲇,系外來物種,是偏肉食性的雜食魚類,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具有較強的入侵能力,一旦入侵成功,將對長蕩湖水生態系統造成重大損害。
鲇屬溫水性魚類,主要棲息在江河的中下游和水庫、湖泊、泡沼中。生活在水生植物叢生的靜水域或緩水流處。鲇頜齒鋒利,腸短、有胃,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在天然條件下魚苗階段可攝食輪蟲、水蚤、水蚯蚓及其他魚苗。魚種階段及成魚階段則以底層的雜魚、蝦及水生昆蟲等為食,也食蝦類及水生昆蟲。
革胡子鯰學名埃及胡子鯰,又稱埃及塘鲺。埃及胡子鯰食性廣、生長快、個體大、耐低氧。埃及胡子鯰體色發黑,共8須,頭較扁。原產于非洲大部分地區的內陸水域,在小亞細亞的以色列、敘利亞和土耳其南部也有分布,是世界緯度分布最廣的淡水物種。在世界很多熱帶、亞熱帶地區都有引種養殖,如泰國以及中國。于1981年由廣州引入中國,在中國分布范圍非常廣泛。
埃及胡子鯰作為一種養殖魚類,具有生產快、群體產量高、養殖周期短的特點,在市場比較受歡迎,市場前景好。埃及胡子鯰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高。但是埃及胡子鯰禁止放生自然水域,由于個體大、生長快、易繁殖、適應性強、耐低氧、抗低溫,在自然水域很容易形成優勢種,可通過捕食和競爭對本地水生生物造成威脅。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