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燈籠竟能隨意翻滾燭火不滅?滾燈為何這么神奇?

            2022-12-22 11:53:16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22日訊(金汐)你聽說過不滅的燈籠嗎?在山東濱州,一位老人制作的滾燈,燈籠隨意翻滾而蠟燭竟然不滅。

            滾燈,是一種在地上來回翻滾時,燈里的蠟燭都照常燃燒不受影響的燈。一般以竹木紙布扎制,直徑數十厘米至百厘米不等。由內、外兩部分組成,外觀多為球形,內球固定在外球體中心,內裝蠟燭,大球體還裝有一只鐵轉銷。

            滾燈的科學原理和近代陀螺儀中的萬向支架相似,其內部結構是兩個同心圓機環,機環內有軸,托著環內的燈,球轉動時,燈可始終保持向上的位置,使蠟燭相對穩定。據史料記載,滾燈至今已有700余年歷史,在江浙滬盛行,2007年首批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至今仍在延續,多數在元宵節,春節,廟會上演出。

            滾燈在民間各地表演形式不盡相同,按其流傳地區分,主要有浙江滾燈、奉賢滾燈、青海滾燈、松滋滾燈、海鹽滾燈等種類。多由青年男性或兒童表演。演出時一般會做出抱耍、擲推、扛舞、系繩旋轉甩動之類動作,也有的利用球燈或花燈進行技巧和歌舞表演。表演以鑼鼓伴奏,技巧性強。

            滾燈主要流傳于上海市奉賢區西部。因奉賢地處杭州灣入海口,歷史上水患頻繁,于是在民間產生了戴二郎神面具舞滾燈以求降伏水魔的祭祀儀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奉賢滾燈從祭神走向娛神,進而發展為娛人。每逢奉賢各鎮燈會、節慶或者慶豐收、賀高升之日,慶賀活動都以舞滾燈為榮。滾燈體積大,在人群擁擠的地方,只要燈舞動,圍觀人群馬上閃到兩邊,為后面的出燈隊開一條暢通無阻的道路,因此,滾燈被民間稱為“百燈之首”、“燈中之王”。

            奉賢滾燈的傳統表演手法既是藝術形象的體現,又是歷代勞動人民期盼美好的意愿象征,體現了淳樸的民族精神。多燈種男女同臺表演,鼓樂伴奏再加以音樂烘托,是創新與傳統的完美結合。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