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5日訊(徐柒柒) 據九派新聞報道,12月3日,浙江衢州一派出所接到市民朱女士的求助電話,稱其5歲女兒小妤丟失了一只人工耳蝸外機。朱女士表示,女兒的聽力有問題,條件一般的朱女士一家為了讓女兒能聽會說,花了30多萬元為女兒做了人工耳蝸。如今戴在頭上的“耳朵”丟失,小妤再次陷入了無聲的世界。收到朱女士的求助后,全城群眾熱心幫忙尋找。目前,衢州警犬“豹子”也加入了搜尋隊伍中。
人工耳蝸又叫電子耳蝸,是一個特殊的聲電轉換裝置。人工耳蝸一部分是植入體內的,還有一部分在體外佩戴,植入體內的部分包括電極和接收處理器,體外佩戴部分包括麥克風、言語處理器、發射線圈以及連接導線。
體外的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之后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達到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的目的。也就是說,人工耳蝸能夠代替人已經受損的內耳毛細胞功能。人工耳蝸是目前治療重度和極重度耳聾最成功的生物醫學裝置。
語前聾患者和語后聾患者都可以植入人工耳蝸。語前聾即在語言習得之前就有的聽覺障礙,一般可能是先天異常或是在嬰兒時期就有的聽覺受損,語前聾患者的口說語言能力也會受損。語后聾即患者具備言語識別和言語表達能力后出現的聽力受損。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