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30日訊(金愷祎) 近日,黑龍江漠河瓦蓮女士養的馴鹿到了脫鹿角的季節。其中一只馴鹿白天脫落了半只鹿角,當時就被瓦蓮找到,沒想到在晚上又脫落了另一只鹿角。這只馴鹿在聽到瓦蓮要找鹿角時,竟然很通人性地領著她尋找,不一會就找到了。
鹿角為什么會自己脫落呢?
鹿角自動脫落是因為需骨化成角。鹿是動物世界中唯一能使整個身體部位再生的哺乳動物,當雄鹿長到1歲大時,頭上就會長出鹿茸,秋天鹿茸外層的絨毛會脫落,骨化成角。第一次長的角,又短又直。隔年的春未鹿角會脫落,重新長茸,到了秋天再骨化成角。這次長的角會分叉,成為兩只尖角。以后每年鹿角都會脫落,再重新生長,并多分一個叉。
我們說的中藥藥材鹿茸就是處于早期生長階段的鹿角,此時鹿角還處于軟骨狀態,而且表面有絨毛。鹿茸和鹿角雖然都能夠作為藥材使用,但兩者的功效卻有一定差異。
鹿茸味甘、咸,性溫,歸腎、肝經,可以起到強筋骨、補腎陽、益精血、調沖任、托瘡毒等功效。一般可以治療腎陽衰虛、精血不足、腰膝無力、腎虛骨弱、小兒五遲等癥狀。
而鹿角則是梅花鹿、馬鹿等頭上已經骨化的角或鋸茸后第二年春天脫落的角基,味咸,性溫,歸腎、肝經,有益精血、強筋骨、補腎陽、行血消腫的功效。一般可以治療尿頻尿多、腎虛腰脊冷痛、崩漏、陰疽瘡瘍、跌打瘀腫、筋骨疼痛等癥狀。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