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戰略與數字經濟“雙輪驅動”,為制造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時代紅利期。一場關乎制造業的變局正在發生。
作為成長型制造企業的排頭兵,“專精特新”率先激發成長性和創新力,按下了發展的加速鍵。
從IC設備小零件中抓取成長的“大機遇”
沈陽是一座飽經滄桑的城市,亦是一座北國英雄之城,在艱難的振興時期仍托舉起不少專精特新的“中國夢”。
國內半導體設備精密零部件加工冠軍型企業——沈陽富創精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富創精密”)主要從事半導體、光伏精密零部件的研發、制造、銷售等工作,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能量產7納米工藝制程半導體設備的零部件制造商,也是典型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眾所周知,生產精密零部件的企業,其生產模式往往呈現出多品種、小批量、定制化特點,生產管理極其復雜,在追求高精度和高質量的同時,對計劃管理和經營核算要求很高。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富創精密踏上了數智化轉型之路。他們希望通過靈活地ERP產品搭建柔性、可擴展、全面集成的統一數字化平臺,實現業務的流程化、 標準化、可控化。同時,企業希望借助新平臺強化一體化管理,實現設計制造一體化、物資生產一體化、計劃執行一體化、財務業務一體化,讓各個業務高效協同。
此外,企業也希望打造項目化運營監控,并開展以項目為核心的績效考核和阿米巴經營考核。而在精細化管理方面,管理者需要掌握企業經營的真實數據,并強化預算管理,推動核算型財務向管理型財務變革。
縱觀當下制造業云ERP賽道,以用友、金蝶、浪潮為代表的國內廠商都在積極推進企業云轉型。其中,用友依托U9 cloud持之以恒的深耕成長型制造企業,長期投入大量研發,讓產品具備了復雜項目制造的能力,且打造了銷售、咨詢、交付等一系列長鏈條服務。這對于富創 精密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企業原CIO張瑩表示,隨著智能制造、工業物聯網的推進,富創精密以用友U9 cloud為核心,構建了統一、柔性、可擴展的的企業數字化管理平臺。不但完善了多品種、小批量、定制化產品的離散制造管理模式,建成了集成電路關鍵設備 零部件柔性數字化車間,而且通過與智能制造深度綁定,滿足了客戶的定制化需求,降低了對人工的依賴。
同時,企業實現了柔性化生產與工藝的整合,利用數字化仿真、大數據分析等手段,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在縮短產品生產研發周期的基礎上提高市場應對能力。
提及U9 cloud為企業帶來的關鍵價值,可以簡單概括為以下四點。首先,打造了PLM+ERP+MES一體化集成,讓數據及時準確。生產效率提高30%;其次, 實現了銷售、設計、計劃、采購、外協、生產、發貨等全過程項目管理;第三,構建了業財一體化,完成了核算體系下的管理財務追溯;第四,梳理了健全的管理規 范、研發設計規范,并通過系統倒逼企業管理變革,全面實現轉型升級。
更為重要的是,在各行各業加速產業數字化的今天,富創精密作為行業領軍企業,通過數智化轉型和柔性數字化車間極大的促進了產業化進程。而積累的離散型智能制造能力,更是強有力的支撐了國產整機的研發,加速解決“卡脖子”難題。
新形勢下,以富創精密為代表的“專精特新”企業在數智化轉型方面十分活躍。他們依托新平臺增質、提效、降本、確保交貨周期,更是持續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經營創新,以重塑市場競爭力。
那么,在這個過程中用友U9 cloud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又具備哪些突出的能力?重新回歸后,又給制造業云ERP市場釋放了哪些信號呢?
U9 cloud“亮劍”專精特新
作為賦能“專精特新”數智化的第一品牌,十幾年來用友U9 cloud與高端制造互哺共生,與制造業轉型升級同頻共振。
從聚焦離散制造開始,2014年用友U9就打造了大中型企業的多組織互聯網應用平臺,覆蓋制造業典型業務場景。隨著產品的不斷沉淀和應用的持續優化,U9 又在國內率先打造了阿米巴模式。
在復雜項目制造成為企業剛需的背景下,用友以項目帶產品,打造了項目設計制造一體化、條碼應用等多個成熟應用。同時,通過敏捷實施方法論的推出,開啟了U9 普及化之路。
2021年,用友全面云化U9,構建了成長型企業數智制造創新平臺U9 cloud。這不僅是用友成長型企業業務戰略引領市場的關鍵,也成為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躍”。
這些年來,用友在服務制造業細分領域的過程中積累了十分深厚的業務模型和管理模式,尤其在計劃管理、生產管理、工序流程管控等方面打造了極其顯著地 優勢。加之與PLM、MES集成、與AIoT集成、與工業大腦集成實現全場景的業務驅動,讓U9 cloud當之無愧的成為了制造業云ERP的天花板,不但輕松超越國內外產品,而且一舉拿下2021制造業云ERP第一,成為國內高端制造和制造業規模化 上云的首選。
如今,帶著這些優勢,U9 cloud以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生產、精細化管理、一體化應用、服務化創新、IPO保障七大核心能力,全面立足于專精特新數智化升級,提供企業轉型和高增長的最優路徑。
比如個性化定制。基于U9 cloud,可以幫助專精特新打造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生產模式,實現從用戶定制到柔性制造的全過程,也就是俗稱的C2M。企業前端以便捷的方式實時接收客戶 的個性化需求,中端構建基于網絡協同的供應鏈計劃及排產體系,后端打造數智化工廠,實現柔性化、大規模定制化生產,讓企業可以低成本快速交付。同時,在云 端基于大數據分析平臺,企業可以實時分析系統和設備數據,對風險提前預警,提升客戶滿意度。
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就是借助U9 cloud構建了集團統一數字化平臺,借助個性化定制、一車一BOM和單車成本核算,極大的提升了企業規模化個性化定制能力,讓計劃編制效率提升500%,準時交貨率達到90%,保持連續多年在行業名列前茅。
又如網絡化協同。U9 cloud可以為企業提供智能、敏捷、高效的連接方式,讓眾多子公司、供應商更加緊密的參與到主制造商的各生產服務環節中。而原來這些工作是依靠電話、郵件等傳統方式。
模塑科技借助EDI技術和U9 cloud供應商協同門戶,實現了與主機廠、供應商的全面協同。產能由每年140萬套增長到230萬套,準時交貨率達到100%,成品做到了零庫存,這讓企業在2020年就實現了高增長的目標。
由此可見,U9 cloud為“專精特新”打造的每一項能力,都精準打到了專精特新的核心痛點,也由此收獲了不少客戶的青睞。目前,U9 cloud已助力百余家專精特新數智化轉型,其中包含不少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名副其實的成為了制造業細分賽道的NO.1。
屹立在潮頭的“專精特新”,數智化升級仍任重道遠
長期以來,國際對中國制造的主流看法是“大而不強”。形象的說就是一個虛胖子,一推就倒。但在疫情和強大外力的沖擊下,中國制造業卻巍然不動,展現出極強的韌性和活力。
目前,全國已有4萬多家專精特新、4900多家“小巨人”。面對著供應鏈危機、技術封鎖、產業加速轉移等困境,數智化轉型升級已成他們的共識。然而 有報告顯示,89%的小巨人企業仍處于數字化探索階段,僅在設計、生產、物流、銷售等核心環節初步實施了數字化;8%處于數字化踐行階段,對核心裝備和業 務數據進行數字化改造;僅有3%處于數字化深度應用階段,借助一體化平臺助力企業變革。因此,數智化升級對于他們而言,仍是任重道遠的。
“隨著企業對于精細成本、項目制造、全過程質量管控的持續升級,全球化、跨組織的業務不斷擴張,合規經營的訴求越發強烈,IT系統明顯呈現出應變能 力差、存在大量信息孤島、平臺架構陳舊、不支持模式創新等痛點,這些都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用友網絡助理總裁、U9 cloud事業部副總經理孫漢明在2022用友U9 cloud“專精特新”場景體驗峰會上如是說。
他表示,當下的“專精特新”不但需要借助數智化平臺打造精湛的技術、精良的產品、精深的工藝、精益的管理,而且要重塑企業競爭力、持續打造創新能力,以應對時代的挑戰。
從兩化融合、《中國智造2025》擘畫制造業發展新藍圖,到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強勢賦能新基建,再到上云用數賦智重構行業整體競爭優勢,國家正以 空前的力度履行制造強國戰略,以一硬(自動控制和感知)、一軟(核心軟件)、一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制造業騰飛,鑄就大國發展引擎。
多措并舉下,我國制造業穩中有進。尤其是全面擁抱數字技術后,企業生產潛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釋放。這其中表現較為突出的當屬專精特新“小巨人”。在這樣重大的歷史時刻,他們屹立在自主創新的潮頭,帶領中國制造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點評:構筑高增長的數智化體系
中國制造業正在發生歷史性的重大變革!如何幫助專精特新參與其中,找到并實踐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是每一個云服務商都在積極思考的問題。
不論是復雜的業務邏輯和管理模型,還是PLM+ERP+MES的一體化集成,或是融合了用友云平臺的全部能力,這些硬實力都構成了U9 cloud堅實的數智化基座。當專精特新數字化轉型已迫在眉睫時,U9 cloud早已從戰略高度鎖定賽道,結合后疫情時代的市場變化和增長邏輯,為企業構筑高增長的數智化體系。
正如用友網絡高級副總裁徐洋所言,專精特新只有抓住數智化發展的機遇,不斷釋放蘊含的能量,才能持續領先和基業長青。
德國學者赫爾曼·西蒙曾在《隱形冠軍》一書中提到:“唯有專注才能成為世界一流。”歷經多年蟄伏,如今一流的U9 cloud終于可以讓專精特新小在當下,卻巨在未來!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