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出現一種神秘未知病原體“X疾病”(Disease X)?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報道,在剛果(金)的偏遠小鎮Ingende,有一名女性患者出現與埃博拉出血熱類似癥狀——高燒和腹瀉。但迄今為止,她多次埃博拉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目前正在隔離觀察,造成她出現這些癥狀的原因依然成謎。
報道截圖
CNN說,這不免引起人們擔憂,如果這位患者沒有感染埃博拉病毒怎么辦?相反,如果她是神秘而恐怖的“X疾病”零號病人呢?報道還稱,這種神秘疾病的致死率卻和埃博拉病毒一樣高達50%至90%。
“我們都很害怕”,該患者的醫生達丁邦科爾(DadinBonkole)稱,“埃博拉病毒是未知的,新冠病毒也是未知的。我們不得不害怕新的疾病”。
CNN報道稱,一旦新病毒開始在人類間傳播,在森林邊緣或菜市場傳播,那么后果可能是毀滅性的。新冠病毒已經證明這一點,埃博拉病毒也已證明這一點。在大多數的科學出版物中,都有一種假設,即隨著人類繼續破壞荒野棲息地,將會有更多的傳染病蔓延。但這不是“如果”,而是“何時”。解決方法很明確。保護森林就是保護人類——因為大自然母親的“武器庫”中有致命武器。
來源:環球網 趙建東
相關閱讀:
英國發現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病例,都與去過南非的人有接觸
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23日在唐寧街首相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英國發現了兩例另一種變異新冠病毒病例。
漢考克說,這種病毒更容易傳播,而且看起來比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突變程度更大。
漢考克介紹,這兩個病例都與去過南非的人有接觸。英國已經將這兩個病例隔離,并限制從南非來的旅行。過去兩個星期到過南非的人、過去兩個星期與去過南非的人有密切接觸者,都必須立即隔離。
發現埃博拉病毒的醫生警告:“X”病毒隨時會來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一個偏僻小鎮因根代的醫院里,一名女性患者和兩個嬰兒在隔離病房里等待著埃博拉病毒檢測結果。盡管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已經投入使用,并有了降低致死率的療法,但這些病人的身份依舊保密,以防他們受到恐懼埃博拉病毒的當地人的排斥。
而在一個多月前的11月18日,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宣布,該國第11輪埃博拉疫情結束。疫情期間共報告了130例感染病例。自今年6月初該輪疫情暴發以來,共接到55例死亡報告,有75人被治愈。
上述患者的醫生達丁·邦科爾博士指出:“埃博拉是未知的,新冠是未知的,我們必須對新疾病有所畏懼。”
↑因根代位置示意圖 圖據CNN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月22日報道,發現埃博拉病毒的Jean-Jacques Muyembe Tamfum教授發出警告:動物傳人的疾病將會越來越多。什么原因導致新病毒不斷增加,對人類的威脅日益加大?
“X”病毒威脅隨時存在
報道稱,在因根代的醫院里,醫生們穿戴上了所有能找到的防護裝備,護目鏡、黃色的連體防護服、雙層手套,還有遮住頭和肩膀的帽子,鞋子外面也穿上了橡膠套鞋,還戴上了復雜的面具。
他們擔心,那名有著類似埃博拉癥狀的女患者所感染的是某種新病毒,數周過去了,這名患者的疾病還沒有得到明確診斷……醫生們只有繼續尋找和等待。
↑達丁·邦科爾博士在醫院的埃博拉紅區工作 圖據CNN
絕大多數科學研究都預測,當人類繼續破壞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時候,病毒變得更具傳染性只是個時間問題。而解決方案再明確不過,保護森林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百年間200多種動物傳人病毒
黃熱病是第一種動物感染人的疾病,確認于1901年。此后100多年里,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至少200多種可導致人類疾病的病毒。目前,新病毒種類以每年三到四種的速度被發現,其中絕大多數都來自于動物。
各種流感、黃熱病、狂犬病、布魯氏菌病和萊姆病等都是動物傳人的疾病,此前造成過流行病或大流行病。艾滋病就是一種黑猩猩的疾病,變異成了全球傳播的現代疾病。MERS和新冠等病毒也全是從未知的動物寄主轉移到人身上的冠狀病毒。
Jean-Jacques Muyembe Tamfum教授是采集第一批埃博拉患者血樣的人,并自此開始了在第一線“捕獵”新病毒的生涯。他指出,非洲熱帶雨林里有著數量未知的、新的、潛在的致死性病毒,這無疑構成了對人類的巨大威脅。他警告稱,更多動物傳人的疾病將會到來。
埃博拉 來自熱帶雨林過度砍伐
專家認為,新病毒數量上升主要是生態環境破壞和野生動物交易的結果。當棲息地消失的時候,大型動物消失,老鼠、蝙蝠和昆蟲等卻存活了下來。它們能同人類共生,并常常將疾病帶給人類。
↑實驗室里,生態學家門準備從森林里抓捕的蝙蝠身上提取血樣 圖據CNN
科學家們已將埃博拉疫情的暴發同人類入侵雨林聯系了起來。一份研究顯示,衛星數據表明,2001年到2014年期間,沿著中西非雨林生物群邊界的27個埃博拉疫情暴發地中,25個都開始在此前兩年間發生過濫伐森林的地方。
包括美國、肯尼亞和巴西等國科學家在內的一個多學科科學家組織計算得出,如果全球每年投入300億美元,用于保護雨林、遏制野生動物交易和濫墾亂伐,就足以抵消預防未來大流行性病所需的開銷。每年在全球森林保護計劃上花96億美元就可以在那些有著最高病毒外溢風險的地區減輕40%的毀林情況。
↑剛果金的熱帶雨林 圖據CNN
科學家們指出,一年300億美元聽起來是一大筆錢,但這筆“投資”很快就能見效。
而另一方面,大流行病帶來的經濟代價是巨大的。據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大衛·卡特勒教授預測,僅在美國一國,新冠疫情接下來10年內將耗費其16萬億美元。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這場大流行病在2020到2025年間將造成28萬億美元的產出損失。
野味貿易 “X”病毒傳播路
埃博拉病毒一開始到底是怎么感染人類的,這至今是一個謎。但科學家們認為,埃博拉最早是在宰殺野生動物的時候感染人類的。
野味是生活在雨林里的人們獲得蛋白質的傳統方式。但現在,野味交易早就擴散出了其來源地,成了一種出口到全球的貿易。據聯合國預計,每年從剛果河盆地出口的野味就達500萬噸。
↑金沙薩港口的野味市場 圖據CNN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金沙薩,野生動物犯罪調查人員亞當姆斯·卡辛加稱,金沙薩出口的野味,其中一些到了美國,但大部分到了歐洲,主要流向了布魯塞爾、巴黎和倫敦。
煙熏猴子、煙熏蟒蛇、林羚火腿等野味,有些人可能覺得很惡心,但經過烹制的肉制品相對比較不會攜帶危險病毒。不過,科學家們警告,經過烹制的靈長類動物也不是完全安全的,菜市場上活的動物威脅就更大了。
亞當姆斯·卡辛加解釋說:“有些人認為這(吃野味)是一種身份的象征。過去十幾二十年里,我們這里也涌入過一些人,要求吃烏龜、蛇、靈長類等某種類型的肉。”
而“X病毒”可能就存在這些動物身上……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