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全省貧困人口減少到去年年底的18.34萬人 陜西省已發起脫貧攻堅“總攻”

            2020-05-26 09:28:12     來源:北京日報

                近日,商洛市洛南縣“90后”美女“豬倌”周紅珍正在山坡上直播“養豬實況”,解答粉絲的咨詢。新華社記者 陶明攝  


                本報記者 韓梅

                近日,陜西省政府同意銅川市印臺區、耀州區,渭南市白水縣,榆林市佳縣、清澗縣、子洲縣,漢中市南鄭區、城固縣、洋縣、勉縣、西鄉縣、略陽縣、鎮巴縣、寧強縣,安康市漢濱區、平利縣、旬陽縣、石泉縣、紫陽縣、白河縣、漢陰縣、寧陜縣、嵐皋縣,商洛市商州區、洛南縣、山陽縣、丹鳳縣、商南縣、柞水縣等29個縣(區)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陜西省56個貧困縣(區)全部脫貧。

                陜西省扶貧辦主任文引學說,目前,全省貧困人口由2015年年初的350萬人減少到2019年年底的18.34萬人,陜西省已發起脫貧攻堅“總攻”。

                “三排查三清零”扎實推進

                截至目前,陜西全省所有建制村都通了瀝青(水泥)路,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通了客運車,所有貧困村建成了標準化衛生室,99.8%的貧困村接通4G信號,長期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基礎設施短板已基本補齊。“兩不愁三保障”基本實現,貧困人口不再為吃穿發愁。

                全省仍有10677支駐村工作隊、37526名駐村干部,包括9455名“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脫貧攻堅戰以來,陜西有50名戰友為扶貧事業獻出寶貴生命。

                為幫助剩余18.34萬貧困人口今年全部脫貧,陜西省將扎實推進“三排查三清零”,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脫貧任務清零,存在問題摸清、整改任務清零,長效機制健全、漏點短板清零,力爭今年6月底前脫貧攻堅主要任務全面完成。

                直播成了新農活

                “如今,手機成了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電商扶貧已為脫貧攻堅戰按下快進鍵。”在秦嶺深處的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保安鎮東灣村,正在準備在山坡上直播“養豬實況”的“90后”女孩周紅珍說。

                世代靠山吃山的周紅珍一家家境困難,母親去世早,依靠爸爸和哥哥外出打工賺錢。周紅珍大學沒有上完就跑到西安擺地攤、開小飯店、學美容,但是日子過得仍是緊巴巴。她聽說電商扶貧項目后,舍棄在西安的工作,回到家鄉,結合傳統散養土豬的方式闖出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周紅珍用4萬元積蓄,從外地購買了50余頭豬崽,開始發展黑豬生態養殖。但是由于經驗不足,豬崽不到2個月全部死光,周紅珍欲哭無淚。得知是外地品種不適合山區氣候所致,她及時調整養殖策略,并通過網絡學習生豬養殖技術。她貸款50萬元,重整旗鼓,再次向貧困發起挑戰。

                為了讓顧客全面了解傳統散養土豬的情況,周紅珍每天按時直播,展示土豬的飼養環境和生長情況。2018年年底,第一批飼養的豬崽出欄,并通過網絡銷售一空。如今,她集散養黑土豬繁育、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并注冊了“秦嶺野丫頭”品牌。新鮮土豬肉及臘肉通過“電商扶貧”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實現年利潤80余萬元。周紅珍不僅自家走上了富裕之路,還帶動了本村3個貧困戶擺脫了貧困。

                臘肉竹筍網上賣

                位于陜西省最南部、大巴山北麓的安康市鎮坪縣,是中國版圖的“自然國心”,享有“國心之縣”的美譽。2018年鎮坪縣獲得商務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榮譽稱號。2018年年底,鎮坪縣實現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

                但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該縣城關鎮坪寶村村民生產生活受到較大沖擊和影響。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受阻,部分農產品及中藥材滯銷,全村產業發展和農戶穩定增收面臨挑戰……

                面對困境,坪寶村駐村工作隊在已發展兩家電商的基礎上,又為坪寶村開發了電子村務平臺。線上幫村民銷售臘肉、土雞、土雞蛋、蜂蜜、竹筍等綠色有機農產品;線下從西安等地調運質優價廉的日常生活用品,通過電子村務平臺下訂單購買和定期結算的方式送貨上門,保證村民足不出戶實現增收。

                目前,陜西泰亨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已與坪寶村村民簽訂生豬訂單回收協議,可實現銷售收入28萬元;庶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村民簽訂新鮮竹筍、新鮮蔬菜等農產品銷售協議,預計可實現全村戶均增收1700元。村委會還與安康市一藥企簽訂中藥材收購協議,由企業上門收購全村葛根等中藥材,今年預計收購各類中藥材達10噸以上,實現經濟收入8萬元以上。

            原標題:陜西5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