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身長只有1.2米的無人巡河船在游船之間穿梭自如。通訊員 陳碩攝 |
原標題:5G無人巡河船“試水”北海公園
本報訊(記者 張楠)“嘩啦,嘩啦。”一艘橙色的小船劈開浪花,巧妙避開游船,快速向遠處的白塔駛去。昨天下午,專門巡視監測水質的5G無人巡河船在北海公園首次試航。無人船搭載的水質傳感器可實時采集水質數據,高清攝像頭則可查看人眼所不可及區域的水環境狀況。記者從西城區城管委了解到,這樣“人機結合、立體交叉”的巡河方式,在本市還是首次進行。下一步,無人船巡河將擴展至護城河、涼水河、南長河、什剎海、后海等水域。
過去監測水體水質,主要靠工作人員現場取水樣,而后帶回實驗室化驗。還可以在水域的固定點位設置傳感設備,對周邊區域水質進行實時監測。“一些水域地形復雜、排口隱蔽,人工巡河不容易深入,巡河盲區難觸達,河道附近亂占、亂建、亂排難發現、難取證,有時辛辛苦苦采集回的水樣還不符合要求,監測效率低。”西城區城管委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些難題,都被無人船一一破解。
在北海公園的游船碼頭旁,記者見到了這款小巧的無人船。1.2米長的船身最前端,安裝有高清攝像頭,能夠實時拍攝四周的環境畫面,甚至能查看到人眼所不可及區域的水環境狀況;船身上安裝的小喇叭是個“云通話”設備,可以遠程語音喊話,也可以播放提前錄制好的語音;后排告警燈一亮起,可以對周圍船只起到警示作用。船底,則搭載著水質監測器,實時監測到的水體數據會同步傳輸到水務平臺。“無人船的應用,實現了從監測一固定點的水質到監測一整片水域的跨越。”無人船開發方熙誠紫光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充電兩小時,無人船可實現持續巡河五六個小時。
無人船可提前設定巡邏路線,航線也可實時更改。如果水域情況比較復雜,比如北海,湖面上有很多游船,則可以由工作人員在岸上遙控小船。遇到障礙物,無人船通過雷達掃描,將自動躲避;如果障礙物實在繞不開,則會立刻“剎車”。“無人船利用4G或是5G信號操控,數據幾乎不會有任何延遲。”
電腦和手機都可隨時接收無人船傳輸回的視頻圖像和監控數據。工作人員打開筆記本電腦,屏幕上的數字顯示“pH值8.36,濁度14.80……”。對比數據后,工作人員表示:“北海目前水質情況良好。”每隔15秒鐘,無人船便會對pH、電導率、溶解氧、渾濁度、溫度這5項水質參數進行一次監測和信息反饋。
目前已有2艘無人巡河船準備投入使用。包括護城河、涼水河、南長河、什剎海、后海、北海、動物園湖、大觀園湖等“九河十二湖”的水域,都將引入無人巡河船。
相關新聞
北運河月底完成河道清障
本報訊(記者 葉曉彥)6月1日本市將正式入汛,作為城市副中心骨干防洪及景觀工程,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將清除河道障礙,保障主河槽順暢,做好臨時性保護防雨水洪水沖刷,搶險隊員及機械24小時待命……實現防汛施工兩不誤。
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起于北關閘,止于市界,全長約40.2公里,計劃在2021年6月完成主河槽擴挖等水下部分施工,為北運河(通州段)全線通航創造條件。
綜合治理工程項目負責人孫明東介紹,已經編制并上報了度汛工作方案及應急預案、汛期施工方案,落實了機構、人員、職責、物資、通訊等要素。為了讓河道順利行洪,5月25日之前,河道內的臨時設施都將拆除撤出,主河槽以外的臨時設施及施工機械,如果遇10年一遇以上洪水,也須全部撤離至堤外。沿河各工段還都準備了一定數量的挖掘機、水泵、備用發電機、應急搶險燈、編織袋、無紡布,并備好了應急取土區等,在雨中及時查險搶險,防止險情發展,雨后及時排除基坑內的積水,避免泡槽。
工程還組建了河道巡查隊和應急搶險隊,如遇大雨及暴雨預報,所有搶險隊員24小時集結待命,確保防汛安全。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