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雙11”如何交出更亮眼“綠色成績單”

            2019-11-16 00:37:3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雙11”如何交出更亮眼“綠色成績單”

              相關部門亟需完善制度設計,建立健全綠色包裝成本分攤機制。上游商家應適當降價讓利,物流快遞行業需承擔一部分,消費者承擔一小部分,政府可以像補貼新能源汽車那樣,對物流快遞企業予以適當補貼。推行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上游商家、快遞企業、政府和消費者都是受益者,各方合理分攤成本當是題中之義。

              今年“雙11”購物節落下帷幕,各大電商紛紛盤點自己的訂單量、成交額,再創新高的成績單令各方欣喜。而同時曬出的“綠色成績單”也讓人眼前一亮:今年“雙11”期間,菜鳥電子面單幫助全行業減少50多億張紙,智能裝箱算法平均減少15%的包材使用,快遞公司每天投入超過800萬個環保集包袋,全國2000多所大學積極推行紙箱回收,僅天津師范大學菜鳥驛站一天就回收6000多個快遞紙箱。

              上述“綠色成績單”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廣大消費者及社會各界積極踐行和普遍參與。目前已有2000多萬人次通過淘寶App成為“雙11綠色合伙人”,承諾加入綠色行動,如果每人回收利用一個快遞紙箱,可以累計減少84萬噸碳排放。11月20日,菜鳥將聯合圓通、中通、申通等快遞企業發起“全國紙箱回收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部分社區設立集中回收點,倡議“一人回收一紙箱”,激發更多人參與綠色收貨、收獲綠色。

              電商平臺、快遞企業和消費者積極參與“綠色雙11”行動,針對的是快遞耗材垃圾泛濫之弊。據中華環保聯合會發布的《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生產特征與管理現狀研究報告》,2018年我國共消耗快遞包裝材料941.2萬噸,存在較大的資源負擔和環境壓力。

              “綠色雙11”行動蔚然成風,“雙11”綠色成績單讓人刮目相看,然而,快遞包裝綠色化目前仍以企業自律和社會倡導為主,缺少相關激勵性和強制性政策。有關部門應加快制定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制定完善快遞包裝材料及規格的國家標準,引導建立包裝材料全面回收和循環使用體系,鼓勵、支持電商平臺、快遞企業全力推行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

              物流快遞企業利潤率不高,需要較高的業務量以維持運轉,使用環保包裝會增加經營成本,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據介紹,一個不可降解塑料袋成本為8分錢,一個可降解塑料袋成本是前者的四五倍,成本高低一目了然。相關部門亟需完善制度設計,建立健全綠色包裝成本分攤機制,以調動各方使用環保包裝的積極性。比如,上游商家適當降價讓利,物流快遞行業承擔一部分,消費者承擔一小部分,政府像補貼新能源汽車那樣,對物流快遞企業予以適當補貼。推行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上游商家、快遞企業、政府和消費者都是受益者,各方合理分攤成本當是題中之義。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等24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其中就“加快綠色物流發展”提出多項政策措施,包括以綠色物流為突破口,帶動上下游企業發展綠色供應鏈,使用綠色包材,推廣循環包裝,減少過度包裝和二次包裝,推行實施貨物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等。國家郵政局今年推動實施“9571工程”,即到2019年底,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95%、50%以上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70%、在1萬個郵政快遞營業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有關政府職能部門正在積極履職,可望在“綠色快遞行動”中發揮重要的主導統籌作用。

              企業、政府、消費者和社會各界各負其責并形成合力,推動綠色物流高質量發展,推動快遞耗材綠色化、減量化,“雙11”購物節一定能交出一份更精彩、更亮眼的“綠色成績單”。

            (責任編輯:DF395)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