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蓋茨批評美國對華“妄想癥”,并為華為辯護

            2019-11-09 14:36:23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認定來自中國的所有東西都是壞的……這是瘋狂的想法”――這番話來自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據《日經亞洲評論》8日報道,在美國《紐約時報》本月6日舉行的“交易錄大會”上,蓋茨對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妄想癥”提出批評,認為美國應該對華為的技術進行“客觀測試”,“如果如此疑神疑鬼,那么那些由其祖母或曾祖母是中國人的人寫的代碼怎么辦?這個世界上還有任何你能信賴的軟件嗎?”他同時表示,美國試圖阻止中國技術創新的做法是“不現實的”。

              據《紐約時報》網站介紹,其主辦的“交易錄大會”旨在“匯集杰出的創新思想家和商業領袖,探討當今最有價值的話題”。據《日經亞洲評論》8日報道,蓋茨在會上為華為辯護說,“與所有的商品和服務一樣,華為都應該接受客觀測試”,“那些認為進入美國市場的所有中國產品都是壞的,或者所有來自美國的東西如飛機引擎、軟件等都是不好的,這都是瘋狂的。”蓋茨認為,美國和中國應該利用各自的創新技術,讓兩個國家互相依存,而不是走向對立。

              蓋茨舉例說,當微軟的Windows產品被質疑是否安全時,微軟將Windows的源代碼提供給了有關政府,這些官員在檢查后開始安心使用微軟的產品。他表示,華為也可以采取這種方法。《日經亞洲評論》稱,當活動主持人表示,特朗普政府不太可能將此作為化解對華為安全顧慮的方法時,蓋茨回答說:“任何具有科技專業知識的人都會這么認為。”在該活動舉辦的前一天,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再次表示,美國必須從可信賴的供貨商采購5G網絡設備,而華為“不可信賴”。

              “信賴是相互的,”蓋茨表示,“如果美國不相信中國設備,中國為何要相信美國制造的飛機引擎呢? 從理論上來說,(美國)可以遠程關閉該引擎。 ”《日經亞洲評論》稱,美國對中國技術的“不信任”正在蔓延,在中國出生的工程師也受到打擊。今年5月,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曾禁止與華為“互動”的研究員參與同行評估,該協會在數天后又取消該決定。今年6月,美國國務院將攻讀航空、機器人和先進制造業等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期從5年削減至1年。蓋茨6日反問道:“如果如此疑神疑鬼,那么那些由其祖母或曾祖母是中國人的人寫的代碼怎么辦?這個世界上還有任何你能信賴的軟件嗎?誠實些吧,有些出生在外國的人在認真寫軟件。你應該采取客觀措施。”

              美國一些政客為抹黑中國和中國企業,無所不用其極。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日和8日訪問德國,出席柏林墻倒塌30周年紀念活動,卻趁機批評中國,并在華為問題上施壓德國。他7日稱,考慮到中國共產黨帶來的挑戰,德國的電信網絡建設問題變得很復雜。此前,蓬佩奧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我們應該確保世界各國了解與中國共產黨相關的風險,以及我們長期以來對此容忍造成的后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8日表示,蓬佩奧攻擊抹黑中國政治制度,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充滿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零和博弈思維,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蓬佩奧將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割裂對立,企圖挑撥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的關系。“必須指出,蓬佩奧的有關言論十分危險,與其美國國務卿的身份嚴重不符,充分暴露了他企圖通過反華來撈取個人政治資本的險惡用心。”

              另據路透社7日報道,美國白宮首席科技顧問克拉希歐斯當天在葡萄牙舉行的世界網絡峰會上發表演講稱,歐洲必須與美國“站在一起”,他還批評那些向中國5G網絡和人工智能技術“敞開懷抱”的國家。評論稱,歐洲公司似乎并沒有對華盛頓的擔憂望而卻步,華為上月表示,在華為已簽署的65項商業交易中,一半是與歐洲客戶建立5G網絡。歐盟立法者在最近的報告中也明確避免將中國和華為列為安全風險。

            (責編:燕勐、楊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