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2019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

            2019-10-17 09:56: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科學家應當向社會倡導科學價值觀和科學方法,讓公眾充分了解科學的價值,從而支持有關科學發展的公共政策決策。當前,科學否定主義及一些偽科學觀點的傳播,給科學基本價值觀帶來挑戰。在這種背景下,科學界更有責任向全社會闡明科學的方法和價值觀,贏得公眾對科學活動的信任和支持。如此,全社會在氣候變化、疫苗接種等問題上,才能夠依據科學判斷達成共識,而不是被反科學或偽科學言論影響。

              ――國際科學理事會主席達亞?瑞迪?

              感謝歐盟成功的伊拉斯謨(Erasmus)和瑪麗?居里(Marie?Curie)項目,這些項目支持學生和年輕科學家在歐洲的自由流動,促進不同學術和科學領域的交流碰撞。現在項目已向中國開放,通過參與這些項目,中國的學生和科學家可以尋找符合他們興趣的大學,也更了解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豐富的交流合作經驗使學生和科學家的學術經歷更加精彩,很多人都受益于伊拉斯謨和瑪麗?居里項目。

              ――歐盟委員會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政策委員米歇爾?克雷森斯

              現代科學家越來越意識到有責任也有必要向公眾傳播科學知識,通過向公眾普及研究成果提升人們的科學素養,從而實現與科學研究的良性互動。英國皇家學會認為,提升公眾科學素質,有助于為經濟發展提供扎實的科技基礎,也有助于提高公眾應對新技術帶來的挑戰的能力。面對一些重大挑戰,需要政府、產業界和公眾之間相互信任與合作,其中科學應當充分發揮黏合劑的作用。

              ――英國皇家學會會士科林?布萊克莫爾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有4個顯著特點:制定者“擴面”,成為一項全球性行動;適用對象“擴容”,面向所有聯合國成員國;更新了發展理念,確立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改善“三位一體”的可持續發展觀;拾遺補缺,在介紹可持續發展研究主要進展的同時,提出SDGs實現目前存在的問題。推進SDGs過程中,科學與技術作用重大,應通過可持續創新建立服務SDGs的治理體系。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部長傅伯杰

              每當發生颶風、龍卷風、洪災,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受災者的物品漂在河里的照片。實際上,通過教育或其他的激勵方式提升科學素質,可以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如何躲避風險,減少生命或者經濟財產的損失。為此,不僅需要公眾更充分地了解科學,還要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到科學活動中來。同時,提升公眾科學素質應該借助教師的力量,在教育中實踐。

              ――加拿大皇家學會會員、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減少災害風險研究所榮譽教授戈登?麥克比恩

              (2019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發言摘要)??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17日 14 版)

            (責編:李楓、呂騫)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