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50個世界地球日,《地圖上的綠水青山》地圖集首發式在北京舉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庫熱西·買合蘇提出席首發式。
《地圖上的綠水青山》地圖集在自然資源部主持下,由中國地圖出版社聯合自然資源系統相關單位共同編制、美術編輯學家滿都拉裝幀設計。
首發式上,庫熱西·買合蘇提與中國地圖出版社董事長王寶民為地圖集揭幕。
該地圖集主編、中國地圖出版社總編輯徐根才介紹說,這部地圖集是我國第一部公開出版的體現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和綠色發展理念的地圖集。該地圖集圍繞自然資源管理的新職責、新使命和新任務,按照既全面系統,又突出重點的設計原則,收集、整理、提煉了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濕地、水、海洋等自然資源領域公開的調查監測數據和相關地圖成果,并對自然資源領域內的科技創新成就進行了擇要展示。地圖集共分為“美麗中國”“土地資源與利用”“能源與礦產資源”“森林、草原與濕地”“水資源與利用”“海洋資源”“自然保護地”“科考探索”等八個專題。并邀請我國著名美術編輯學家滿都拉負責裝幀工作,每個專題均以形象直觀的地圖為主,輔以圖表、照片和文字說明,多形式地展現我國各類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開發利用、保護監管以及與之相關的豐富信息。
該地圖集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在自然資源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展示了自然資源管理的全新工作局面,切實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增強公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自覺踐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該地圖集的出版,為全國自然資源管理工作提供了資料參考,也為今后各省區市自然資源地圖集的編制提供了范例,更為社會公眾全面了解我國自然資源狀況搭建了平臺。地圖集的出版對開展自然資源國情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珍惜和保護自然資源、建設生態文明、共建美麗中國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責編:紀愛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