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0后中風的話題沖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看到這條熱搜,身為90后的小編瑟瑟發抖,滿臉問號:什么?我年紀輕輕就要中風了?
中風不再是“老年病”
腦卒中俗稱“中風”,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經濟負擔重,讓不少人談“風”色變。2019年3月,Lancet神經病學子刊發表的2016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一項分析顯示,2016年,全球1370萬人新發生中風,中國就占了40%,為551萬人;全球550萬人因中風死亡,中國占1/3,為179萬人;全球中風所致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為1.164億,中國占1/3(3862萬)。
過往,大家普遍認為,中風是“老年病”,然而近年來中風越來越多地發生在中青年人群中,35歲以下人群發生中風占總數的9.77%, 以缺血性中風為主,令人惋惜和擔憂。
過勞熬夜都是中風的高危因素
90后為什么也會中風?那是有原因的!
久坐: 血栓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病(心臟病、中風和靜脈血栓栓塞癥)的根源。而久坐不動會導致靜脈血栓發生。相關數據顯示,久坐90分鐘會使膝關節血液循環降低50%,使靜脈血栓風險增加10%。此外,蹺二郎腿也會增加血栓風險。所以,上班族們平時生活中要盡量避免久坐和久站,最好每隔半小時就要起身活動活動!
熬夜: 今天你熬夜了嗎?過勞和熬夜是目前90后中風的兩個最直接的導火索。特別是長期熬夜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會過多分泌壓力激素,如腎上腺素等,這會升高血壓和心率的水平,進而增大心血管系統的壓力。在中青年人群中,平均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患高血壓的幾率比睡眠充足的人高一倍多。如果連續休息不好,加上情緒焦慮,血壓波動大,極易誘發中風。
易怒: 生氣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往往容易突發心腦血管意外事件。《歐洲心臟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憤怒情緒爆發后的兩小時,腦卒中(中風)的風險會增加3倍,心臟病突發風險則會增加5倍,已有心腦血管疾病突發史的人,風險更高。
年輕人出現這六個征兆要警惕
也許你會說生活艱難,有些該加的班該熬的夜總也避不了,那么小編只能提示你,當出現了以下癥狀時要注意提高警惕,及早就醫,避免中風造成嚴重后果。
1、哈欠連綿 :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缺氧加重,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會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10天內,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2、口吃流涎 :嘴有問題,說話不利索、流口水,都是中風跡象。
3、一過黑蒙: 即突然出現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不伴有惡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
4、視物模糊: 即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
5、剃刀落地: 是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時,頭轉向一側,突然感覺手臂無力,剃刀落地,1~2分鐘后完全恢復。這是由于轉頭扭頸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導致了顱腦供血不足所致。
6、偏側麻癱: 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嚴格說來,這已是最輕型中風。追訪觀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后3~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中風。
哪些醫院治療中風比較好?
北京地區:北京天壇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北京阜外心腦血管病醫院、北京宣武醫院
上海地區:上海交大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上海新華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廣州地區: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本文參考資料:
①健康時報2011-11-24《中風五征兆》
②中國循環雜志《全球中風報告:2016年中國551萬人發病,占全球40%》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