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晶晶 ○編輯 邵好
被外界視為鬧劇的“藍田借鈺回A”一案,最終以“未能提供合法合規說明及證明材料”而終止。
從表面來看,交易雙方、上市公司自身似乎都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可東方金鈺(維權)的股價已經畫出了陡峭的曲線——連續漲停已令公司股價接近翻倍。但是,2月27日,公司股價大幅低開并以跌停收盤。隨著實際控制權轉讓終止,東方金鈺的未來走勢難料。
核心資料遲遲不交
昔日因造假退市的中國藍田有意接過東方金鈺的實際控制權,這一消息在東方金鈺2月1日晚間披露后,很快在市場上引發軒然大波。
如今,一月未滿,東方金鈺便宣布方案終止,原因則是中國藍田未能提供相應的核心資料。
東方金鈺2月27日晚間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于2019年2月10日、12日、17日分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下發的《關于公司控制權擬發生變更事項的問詢函》、《關于東方金鈺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權轉讓相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關于東方金鈺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權轉讓有關事項的問詢函》。
為此,東方金鈺多次就此次收購相關事項向中國藍田詢證,但中國藍田未就其身份、主體資格、資信情況及收購的合法合規性等提供說明及相關證明材料。盡管如此,東方金鈺依然心存期待,僅在2月13日發布了“暫時終止上述股權轉讓事項”的公告。
截至2月27日,中國藍田仍未就上述事項提供充分有效的說明,且尚未聘請收購方財務顧問就相關事項發表明確意見。東方金鈺實際控制人趙寧表示,為保護投資者利益、明確市場預期,決定終止此次收購事項。
離奇的“借鈺回A”
回溯此前公告,東方金鈺2月1日宣布,實控人趙寧、王瑛琰擬將其合計持有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興龍實業100%股份轉讓給中國藍田。轉讓完成后,中國藍田將間接持有東方金鈺31.42%的股權,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趙寧變更為中國藍田。
中國藍田的法定代表人瞿兆玉,正是昔日因造假退市的“農業第一股”藍田股份的原法定代表人。
2001年,藍田股份被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劉姝威一紙《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的600字報告捅開了財務造假的窟窿,隨后,藍田股份退市打入老三板,變身“生態5”。
經記者調查,此番欲買殼的中國藍田,雖然不是當初那個造假退市的藍田股份,但二者互為關聯方,有著同一個法定代表人,可謂同宗同源。
東方金鈺在公告中宣稱,中國藍田前身為“中國農業物資供銷總公司”,目前注冊資本4億元人民幣,性質為全民所有制企業。
但瞿兆玉在湖北洪湖瞿家灣就借殼事件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假的!我沒簽字,沒授權,沒有參與那個工作會議(決定受讓東方金鈺控制權的會議)。”
上交所連續追問
事實上,東方金鈺披露首份公告的時間選得格外小心——公告次日,股市不開盤,大部分媒體都放假了。即便如此,依然沒有逃過監管的視線。上交所2月10日對東方金鈺控制權擬發生變更事項發出了問詢函,直指藍田本次收購的決策程序,及其資金來源和履約能力等問題。
上交所問詢函提出,中國藍田在公告中承諾全力支持上市公司繼續推進債務司法重整,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現金資金周轉、為新取得金融機構授信提供擔保增信等措施。請東方金鈺、實際控制人趙寧以及中國藍田明確說明:中國藍田目前財務狀況和主要經營數據,本次股權收購及擬承擔興龍實業債務的具體資金來源;中國藍田為上市公司提供現金支持和擔保增信的具體資金來源,是否具備相應的承諾履行能力。
2月12日,上交所又追發《監管工作函》,再次督促交易相關方全面核實,回應市場關切,并提出,雙方“應審慎考慮是否繼續推進本次交易”。交易所提出,中國藍田應當盡快落實問詢函要求,尤其是對于中國藍田是否為農業農村部下屬企業、是否需要就本次交易取得相關國資及主管部門批準、是否具備收購上市公司的資格及收購資金來源等事項,中國藍田應當盡快如實回復,并提供證明材料,不得無故拖延。
2月17日,上交所再次發出問詢函,直指公司控制權擬受讓方身份、主體資格和資信情況不明、相關各方不勤勉盡責等問題,公司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存在重大風險隱患。提出多個問題的同時,要求各方認真落實問詢函要求,如實披露此次擬議控制權轉讓的實際情況,充分揭示公司重大風險,避免對投資者造成重大誤導。
股價一地雞毛
盡管中國藍田口碑不佳,但憑借著超高的“話題度”,以及東方金鈺“中國藍田性質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投資人為農業部”的表述,依然引發市場炒作。
披露實際控制權轉讓消息復牌后,東方金鈺一字漲停,此后連續上漲,2月11日至2月26日,公司股價累計上漲97.21%,其間更是走出7個漲停,成交量也在不斷放大。
而在2月27日,東方金鈺股價卻換了副模樣,大幅低開后持續低位運行,午后更是被大量賣單封于跌停板。
責任編輯:曹婕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