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徐昭)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2日下午就完善金融服務、防范金融風險舉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把好市場入口和市場出口兩道關,加強對交易的全程監管,有助于從源頭上更好地防范金融風險,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此次集體學習強調了完善金融服務,繼續防范金融風險。”潘向東認為,完善金融服務方面,要正確把握金融本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發揮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一方面,應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加大直接融資支持力度。股權融資可以通過資源配置、價值發現、風險分擔等功能,彌補傳統信貸的不足,完善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發揮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可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緩解企業融資困難。科創板試點注冊制、股票市場化發行以及發行上市后的持續督導和嚴格的退市制度,將成為2019年最主要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這有利于恢復市場股權融資功能,完善我國資本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推動投資者形成價值投資理念,有助于股市長遠健康發展,還有利于資本市場將更多資金投入到高科技企業中,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同時,投資者也有機會分享行業發展紅利。
另一方面,應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2018年以來貨幣政策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是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加上信用風險增加,銀行風險偏好下行,資金積累在短期、低風險資產上,沒有很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了疏通貨幣傳導機制,緩解企業融資困難,應堅持對各類所有制經濟一視同仁,消除對民營經濟的各種隱性壁壘,以及重點解決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不敢貸、不愿貸、不能貸”問題。
在繼續防范金融風險方面,潘向東認為,要深化對國際國內金融形勢的認識,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他認為,把好資本市場入口和出口兩道關,加強對交易的全程監管,有助于從源頭上更好地防范風險,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