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提“六大行”、沒必要QE……快來看央行最新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里這些新提法
多國央行降息潮起,中國央行要不要跟?剛剛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釋放重要信號: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連續四個月下降,貨幣“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另外,央行強調,貨幣政策仍有很大空間,央行大規模從金融市場上購買國債等資產意義不大,沒有必要實施所謂量化寬松(QE)政策。
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連續四個月下降
一系列數據顯示,前期出臺的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的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信貸結構繼續優化,小微企業貸款增長較快,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連續四個月下降,微型企業貸款利率已連續五個月下降。
在利率方面,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連續四個月下降,累計下降0.25個百分點,其中,微型企業貸款利率已連續五個月下降,累計下降0.39個百分點。總體看,包括銀行貸款、債券、表外融資等在內的全社會綜合融資成本較上年末有所下降。
央行表示,總體來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發揮引導作用、支持和改善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環境方面取得較好成效。結構上,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有邊際改善,呈“量增、價降、面擴、回暖”的特點。
央行強調,要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一方面要把握流動性的總量,既避免信用過快收縮沖擊實體經濟,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影響結構性去杠桿;另一方面要把握流動性的投向,著力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的作用,在總量適度的同時,把功夫下在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上。平衡好總量和結構的關系,做到“松緊適度”,需要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
數據顯示,2018年普惠小微貸款大幅多增,年末余額同比增速比上年上升8.2個百分點,融資成本趨于下降,12月份新發放的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平均為6.28%,比上年同期低0.26個百分點。2018年末,金融機構對普惠口徑小微主體授信1815萬戶,比上年末增加465萬戶,增長34.5%。
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市場對當前的貨幣政策存在一些爭議,有部分人士認為是“大水漫灌”,央行專門介紹了“如何理解穩健的貨幣政策”。
央行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立場沒有改變,“穩健”強調了貨幣政策應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增強前瞻性、靈活性、針對性,強化逆周期調節,同時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度,保持貨幣條件與經濟平穩增長及物價穩定的要求相匹配,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下一階段,要繼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既要防止貨幣條件過緊引發風險,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劇扭曲和繼續累積風險,其核心是服務好實體經濟。
同時,要平衡好總量和結構之間的關系,創新貨幣政策工具,發揮“幾家抬”的政策合力,從供需兩端共同夯實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的微觀基礎。
協調好本外幣政策,處理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間的平衡。強化正向激勵機制,促進金融結構調整優化,提高金融結構的適應性,在服務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同時增強金融體系的韌性。
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在發揮穩健貨幣政策作用的同時,還要加強政策統籌協調,強化激勵相容機制。要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穩預期,改善營商環境,提振企業家和市場信心,保持經濟平穩可持續增長。
沒有必要實施所謂QE政策
“中國版QE”近期被推上“風口浪尖”。央行在此次報告中明確,沒有必要實施所謂量化寬松(QE)政策。
央行表示,人民幣發行機制安排及其調整過程,與我國經濟金融發展階段基本適應,體現了我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權和主動性。當前,我國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導,貨幣政策傳導的中樞在銀行,人民銀行通過貨幣政策操作的市場化方式,激勵和調節銀行貸款創造存款貨幣的行為是有效的,貨幣政策仍有很大空間,央行大規模從金融市場上購買國債等資產意義不大,沒有必要實施所謂量化寬松(QE)政策。
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根據經濟金融發展和金融宏觀調控需要,不斷完善人民幣發行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并以此促進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首提“六大行”
此前在銀保監會最新銀行金融機構法人名單上,“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出現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至此,我們此前熟悉的“五大行”變成了“六大行”。
此次央行在專欄2《當前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中首提六大行。
央行指出,2019年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分兩次實施,已于1月25日調整到位。目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的基準檔次大體可分為三檔,即大型商業銀行為13.5%、中小型商業銀行為11.5%、縣域農村金融機構為8%。
大型商業銀行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6家。
目前6家大型商業銀行均至少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第一檔標準,實際執行存款準備金率為12%和13%;中小型商業銀行實際執行存款準備金率為10%、11%和11.5%;縣域農村金融機構實際執行存款準備金率為7%和8%。絕大部分金融機構都適用優惠的存款準備金率。目前政策性銀行執行7.5%的存款準備金率,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執行6%的存款準備金率。全部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11%。
下一階段六大思路
具體來看,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包括:
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強化逆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市場利率水平合理穩定。
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繼續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加強政策協調,平衡好總量和結構之間的關系,發揮“幾家抬”的政策合力,從供需兩端共同夯實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的微觀基礎,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二是促進結構優化,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繼續切實落實政策要求,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穩妥化解銀行債務存量,推動必要在建項目后續建設,分類協商處臵存量債務,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
三是進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提高金融資源配臵效率,完善金融調控機制。
加強對金融機構非理性定價行為的監督管理,發揮好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引導作用,采取有效方式激勵約束利率定價行為,強化行業自律和風險防范,維護公平定價秩序。
四是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切實發揮好金融市場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和防風險方面的作用。
健全債券違約風險防范和處臵機制,促進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準入和信息披露規則統一,加強綠色金融債券存續期監督管理。
五是深化金融機構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通過增加供給和競爭改善金融服務。
提高金融結構的適應性,在服務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同時增強金融體系的韌性。
六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
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牽頭抓總下,充分發揮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作用,繼續推動實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行動方案,穩定宏觀杠桿率,推動出臺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加快補齊金融監管短板,繼續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
責任編輯:鮑一凡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