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新聞觀察: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增強

            2019-02-17 14:56:27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23萬億元,創單月新高。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1月貸款同比增多,主要是受宏觀調控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貨幣政策傳導出現邊際改善和一些季節性因素的影響,穩健貨幣政策的取向并未發生改變。分析指出,從信貸結構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提升,有助于促進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經濟

            央行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23萬億元,同比多增3284億元。

            銀行

            對此,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尤其是四季度以來,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效果正在顯現。此外,銀行普遍有“早投放、早收益”的經營傳統,1月新增貸款情況屬于合理水平。

            經濟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 孫國峰:今年1月份新增貸款的情況跟去年是類似的,是跟實體經濟的需求相匹配的,屬于合理水平,不是“大水漫灌”,不需要對單月的數據過度關注。

            新增貸款顯示信貸結構改善

            分部門看,1月份以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為主長期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6969億元,以實體經濟貸款為主的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2.58萬億元。新增貸款主要來自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占比為80%,較2018年12月提高36個百分點。表明,金融對實體企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強。

            貨幣政策傳導出現邊際改善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去年及年初多次運用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政策工具,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充裕,金融數據迎來開門紅。從總量看,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根據形勢發展變化,體現了逆周期調節的要求,節奏上也有春節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宏觀杠桿率保持穩定,談不上“放水”;從信貸結構看,主要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提升 穩健貨幣政策的取向并未改變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提升有助于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19年中國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專家表示,貨幣政策穩健的主基調意味著,既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也要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在遭遇外部沖擊時,要及時出手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公眾信心;在“擠泡沫”時,應采用適當工具,“慢撒氣”、“軟著陸”,實現平穩調整。

            分析人士指出,疏解民營企業融資難,依然是當前逆周期調節的關注點之一,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會朝這一領域持續發力。

            責編:張青津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