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3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創交會”)期間,以“凝聚青年科技創新力量、繪就國際科技傳播藍圖”為主題的“科創中國”大灣區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廣州召開。在主旨報告環節,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地理學會會士葉信岳,發表了《推進國際科技傳播新風向》視頻演講。
他強調,大學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具有關鍵作用。過去20年,美國大學的科技成果轉化創造了約330萬個工作崗位,貢獻了近6000億美元。許多科研型大學的成果成功轉化為市場產品,如疫苗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對抗擊疫情產生了巨大影響。此外,科技成果轉化還為大學帶來了豐厚回報,如麻省理工建立科技轉換辦公室后,產生了約20億美元的收益。
近年來,有兩個重要趨勢值得關注:一是清潔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轉化逐漸增多;二是高性能計算在智慧城市發展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這兩點都與當前的智慧城市發展密切相關。同時,美國的創新實體正從傳統的創新區域向外擴散,如亞歷山大州立、佛羅里達大學、杜克、馬里蘭哥大等。
未來,大學與產業界的合作將會更加緊密,共同為城市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在硬件和軟件的結合方面,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推動計算能力和數據采集能力的提升。此外,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市場需求的重點。這些問題涉及倫理和法律等方面,需要綜合考慮。
在全球范圍內,各級政府正加大對智慧城市的投入,以提高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大學作為多學科的綜合平臺,可以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例如,斯坦福大學在仁川建立的斯坦福的川國際校園,旨在體現智慧城市的設計,關注車輛與基礎設施系統、人類城市互動、設計思維與創業精神等方面。
為應對城市挑戰,大學需與社區和老百姓密切合作,了解需求,并將科技成果應用于實際。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企業可迅速捕捉用戶需求,實現多方共贏。此外,處理數據隱私、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制定靈活的政策等措施,有助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惠及各階層和地區。
總之,大學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提高城市競爭力和智慧城市建設。未來,大學與產業界的合作將更加緊密,共同為城市發展和全球創新貢獻力量。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