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劉巧萍副主任醫師
順德愛爾眼科醫院青少年近視防控科主任
小兒眼科主任/斜弱視科主任
廣東省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視光與斜弱視專業組委員
佛山市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第一屆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愛爾眼科廣東省區視光眼肌學組委員
擅長各類復雜的屈光不正矯正、弱視診治和斜視手術治療
二十年執一事,守護光明視界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類觀察、感受美好世界的重要器官。讓孩子擁有一雙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可以說是每一位家長的愿望。但是實際生活中卻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這扇窗戶籠罩了一層厚重的陰霾。作為一名小兒眼科醫生,劉巧萍主任便一直扮演著“光明使者”的角色,以精湛醫術與高度責任心,擦亮孩子們的心靈之窗。
劉巧萍主任畢業于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系,從事眼科臨床工作近20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對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各類復雜的屈光不正矯正、弱視診治和斜視手術治療等經驗獨到。劉巧萍主任靠著精湛醫術在“媽媽圈”中口碑遠揚,許多家長帶著孩子慕名而來尋求治療。
每到周末,順德愛爾眼科醫院視光科如往常一樣擠滿了患者,而劉巧萍主任的診室更是里里外外堆疊的水泄不通。等候的不僅僅是家長,更是一顆顆為孩子視力憂愁萬分的心。
近視雖不可逆,但可防可控
馬女士帶著13歲的小浩(化名)來到了順德愛爾眼科醫院就診,經檢查已是600多度高度近視。“平時上班比較忙,我們都沒有太在意孩子的視力情況,直到孩子說看不清黑板才沖沖帶去醫院檢查。”因疏于對孩子視力的關注,小浩媽媽后悔不已。
劉巧萍主任表示,“很多家長都像小浩父母一樣,平常忙于工作,忽略監督孩子的用眼習慣,等到發現近視的時候往往已經比較晚了。”長期以來,大家都習慣了,近視再去配鏡,而沒有形成良好的預防觀念和預防行為。然而,減少近視發生率的關鍵要點則在于預防,因為近視一旦發生,到目前為止尚沒有有效的手法治愈,只能通過科學手段比如:角膜塑形鏡、離焦鏡、阿托品等盡量控制近視度數的加深。
“孩子3歲開始應每年做一次全面視光檢查并建立屈光發育檔案。早期通過對眼軸、角膜曲率、視力狀況的檢查,能采取預防措施保護好孩子“遠視儲備”不被消耗,有效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劉巧萍主任說。
據了解,前來就診的兒童青少年患者中,除了常見的近視問題外,斜視問題也在逐年增多。
斜視危害大,改“斜”歸正需趁早
11歲的小天(化名)內向不愛說話,看東西的時候,左眼的眼球總會往鼻側傾斜。據小天父母介紹,2年前發覺孩子有點不對勁,一開始也沒在意,直到看到孩子傾斜角度越來越大,這才焦急打聽來到順德愛爾眼科醫院就診。
經劉巧萍主任面診和詳細檢查后,診斷為雙眼共同性內斜視,并提出了手術的建議。考慮到患者年齡尚小,手術需要高度配合,因此決定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下的斜視矯正手術,以減低手術的不適感。如今做完手術快半年了,小天眼部情況恢復良好,改“斜”歸正,解決了斜視困擾。
斜視是指眼外肌協調運動失常導致眼外肌力量不平衡,兩眼視軸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目標,僅一眼視軸注視目標,而另一眼視軸偏向目標一側的現象。斜視不僅影響著外貌,還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容易養成自卑等性格。其次,由于斜視雙眼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物體,所以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出現,還存在視疲勞、閱讀障礙等一些表現。
“我們日常一旦發現孩子有眼斜傾向,應盡早就醫,盡早治療,尤其是在6歲以內的兒童,處于視覺功能發育的敏感期,更容易得到有效矯治。斜視除了導致外觀畸形外,還存在一系列復雜的功能問題,如斜視可能導致弱視,沒有完善的立體視覺,這對孩子長大以后的學習和就業都有很大限制。”劉巧萍主任說。
守護美好視界,“光明使者”在行動。近20年來,劉巧萍主任在光明事業這條道路上走得篤定而執著,用靈巧的雙手擦亮每一扇“心靈的窗戶”,用高度的責任心詮釋“全心服務病人,讓病人滿意”,她是患兒口中的“光明使者”,也是家長眼中的“好醫生”。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