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華裔青年企業家把握“一帶一路”機遇覓新商機

            2023-11-06 18:52:06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上海11月6日電(記者 范宇斌)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一帶一路”合作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這一倡議給海外華裔青年企業家帶來怎樣的發展新機遇?

            2023華裔青年企業家上海論壇5日舉行,4位來自亞洲、非洲、歐洲和美國深耕“一帶一路”建設的海外華裔青年企業家相聚一堂,在圓桌論壇中共話“一帶一路”新發展、新機遇。

            海外華裔青年企業家是多元的群體,他們把握時代脈搏,發揮獨特優勢,共享中國機遇。尤其是通過共建“一帶一路”,華裔青年企業家見證、參與其中。

            2023華裔青年企業家上海論壇圓桌論壇現場。 范宇斌 攝

            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顧問胡逸山表示,10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為各國鋪就了一條共同發展繁榮之路。作為近鄰,中國和東盟國家貿易往來歷史悠久、基礎堅實。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和東盟國家經貿合作進一步走深走遠,中國和東盟已連續3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等項目推動了構建互聯互通網絡。

            作為馬來西亞沙巴馬中聯誼協會會長,胡逸山常年往來于中馬之間,致力于推動兩國人文交流。近年來,他明顯感受到一個趨勢,那就是兩國民間的各類交流活動日漸頻繁。“中國文藝演出團來馬訪問、馬來西亞中小學生赴華參加夏令營、兩國年輕人到彼此國家留學念書……隨著中馬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不斷深化,兩國民心越貼越近,也使我真切感受到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意義。”胡逸山說。

            達之路吉布提經濟特區董事長何烈輝在非洲創業20多年。“我感覺非洲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景的地方,對中國人非常友好。”他舉例談道,“津巴布韋一個40多人的團隊正在參加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意思的是,他們一組人參加進博會,一組人參觀工廠,與中國企業對接,充分利用這次到訪中國的機會,希望獲得最大的收獲。”

            在何烈輝看來,“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這個東方古國、大國貢獻給全球的“中國智慧”,體現中國的發展觀。“我覺得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更多的應該是傳播中國的理念和發展觀,這未必需要和具體項目去掛鉤,而是應該強調發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

            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銀行上海分行行長黃宇擁有超過19年的金融從業經驗,在協助中意跨境投資方面有著豐富的專業經驗。“過去更多是引進外資到中國來,如今則轉變為推動企業‘走出去’。”黃宇談及,他們服務了一大批在華的歐洲跨國企業,借進博會等契機,越來越多外企對中國市場抱有信心。“我們和企業、政府、高校等打造平臺,將外國跨國企業的成功經驗介紹、復制推廣給中國企業,從而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布局國際市場。”

            “我們長期服務于跨境電商及跨境電商供應鏈,在美國深耕13年致力于幫助中國的跨境電商客戶從事美中電商貿易,助力‘中國制造’邁向全球。”美國風雷國際物流集團創始人、美中電商貿易協會執行會長王明明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商行業能夠找到更多新商機,美中電商貿易協會將努力幫助跨境電商企業降低成本,獲得更大收益。

            在王明明看來,在中國企業“走出去”買全球、賣全球的過程中,國家政策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單單只是貿易,也是人才‘走出去’變成國際化人才,或者促進國際化人才‘請進來’,跟中國進行更多貿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溝通。尤其是電商領域,中國處于世界前沿水平,在電商人才交流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幫助其他國家的電商發展,進而促進全球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作為華裔企業家,我們還應當發揮融通中外優勢,運用新渠道、新形式來積極推動中華文化‘出海’。”(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