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意世界文化遺產地結好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辦

            2023-10-25 07:44:28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杭州10月24日電 (王題題)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10月24日,“中意世界文化遺產地結好論壇”在浙江省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世界文化遺產地拉開帷幕。

            中意世界文化遺產地結好論壇開幕現場。    主辦方 供圖

            此次“中意世界文化遺產地結好論壇”是在國家文物局、意大利文化部指導下,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物局、意大利駐華大使館主辦,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承辦。

            論壇期間,中意兩國文物部門代表、專家代表圍繞中意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經驗開展對話,杭州、維羅納等中意結好世界文化遺產地保護機構代表圍繞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進行交流。

            意大利駐華大使安博思致辭。    主辦方 供圖

            中國和意大利是東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都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中意兩國擁有世界遺產地數量均名列世界前茅。

            當下,中意兩國文化遺產交流互鑒更是不斷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從1983年中國文物展首次亮相意大利,到2023年“中意世界文化遺產地結好論壇”在杭州召開,中意文化遺產交流合作已經走過了40個年頭。

            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致辭。     主辦方 供圖

            開幕式上,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致辭中提到,中意文化遺產交流合作的四十年,是以互通見友誼、以互助促進步、以互鑒入人心的四十年。中國和意大利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意大利更是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大國、強國,希望兩國繼續攜手落實兩國共識,深化世界文化遺產領域務實合作,為加強兩國戰略伙伴關系作出貢獻。

            而本次論壇舉辦地杭州和意大利有著特殊情緣,13世紀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其游記中就贊嘆杭州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2019年均為“愛情之都”的杭州與意大利維羅納因愛結緣締結友好關系,雙方在文化遺產保護、經貿展會舉辦、城市旅游宣介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交流合作。例如杭州以此為契機,謀劃打造了西湖世界愛情文化公園,構建了一條文旅融合的愛情文化展示線,成為中外游客喜聞樂見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海峰在致辭中表示,杭州將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名城特色優勢,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加快打造世界文化遺產群落,精心呵護人類非遺項目,高水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努力成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城市典范。

            黃海峰希望,在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文旅產業交流、城市品牌宣傳推介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兩地交流合作,把兩座城市“因愛生緣”的佳話續寫得更長久、更精彩。

            意大利文化部秘書長馬里奧·圖里塔(Mario Turetta)相信,本次論壇能夠促進意大利和中國之間的溝通,引發雙方之間深入對話,并促使雙方在文化遺產保護和提升方面采取共同行動。

            意大利文化部國際關系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事務司司長瑪利亞阿孫塔·佩齊作主旨演講。   主辦方 供圖

            意大利文化部國際關系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事務司司長瑪利亞阿孫塔·佩齊(Mariassunta Peci)也認為,文化交流能夠促進并加深國與國之間的理解,幫助建立長久而深刻的關系。而通過這些文化交流和合作活動,所產生的成果和經驗不僅限于參與的國家,還可以分享給國際社區。這樣做不僅增進了各國之間的了解和友誼,還能推動各國在保護世界遺產方面的共同努力。

            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秘書處主任燕海鳴作主旨分享。     主辦方 供圖

            此前,除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與意大利維羅納城,云南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與朗格羅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園景觀也已締結友好關系。北京頤和園與哈德良和埃斯特別墅,蘇州古典園林與威尼斯及其瀉湖也就“結好”達成初步共識。各方在本次論壇中開展了精彩的對話交流。(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