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文化自信與文明互鑒相得益彰

            2023-09-20 15:32:11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成都9月20日電 (祝歡 賀劭清)“文化自信與文明互鑒并行不悖,相得益彰。”20日,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表示,全面正確地理解文化自信,真正確立了文化自信,中國才能進一步走向世界,復興中的中華文明也將在世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當日,作為首屆金熊貓獎評選活動的主體活動之一,以“文明共生:多彩、平等、包容”為主題的首屆金熊貓國際文化論壇在成都舉行。論壇上,葛劍雄發表了以《文化歷史根源與文化自信》為主題的主旨演講。

            論壇現場。劉忠俊 攝

            長期從事歷史、地理相關研究的葛劍雄表示,由于世界各地不同的地理環境千差萬別,利弊并存,由此孕育的文明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保持先進,更不一定具有普遍的適應性。

            葛劍雄表示,中華民族在守正創新的同時,善于向其他民族、其他文明學習,能夠不斷吸收其他民族、其他文明的長處。正因為如此,其他年代更久遠、曾經輝煌的文明古國都已成歷史陳跡,而中華文明巋然獨立,長盛不衰。

            葛劍雄認為,經久不衰的文明、文化,都是不斷自覺地吸取其他文明的精華、學習其他文化長處的結果。在他看來,人類文明之間、不同文化之間交流借鑒至關重要,能增強文化自信,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信。

            而“文明互鑒”是不同文明之間相互借鑒,其前提就是承認其他文明有值得借鑒、學習之處。“我們確立文化自信的同時,必須尊重、欣賞其他文明、其他文化的自信,就像要求外國人尊重我們的文化自信一樣。”葛劍雄表示。

            “文明互鑒不應該停留在理念,更不能只是一句口號。”葛劍雄表示,應該認真了解、理解和研究其他文明,特別是世界上主要的文明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鑒或學習,并且應該有借鑒或學習的具體行動、具體成果。(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