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肝膽共 攀頂峰 第一屆肝膽高峰論壇在滬召開

            2023-05-29 12:35:26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2023年5月28日,由中國民族衛生協會發起,阿斯利康等參與支持的“肝膽共,攀頂峰”——第一屆肝膽高峰論壇在滬隆重召開。論壇由一個主會場,和臨床醫學、轉化醫學、醫院管理“三大”分會場聯合呈現,旨在打造肝細胞癌和膽道癌的跨學科學術交流平臺,助力推動我國肝膽腫瘤診療及學科平穩、有序、健康發展。

            啟動儀式合影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日本東京大學榮譽教授 Masao Omata,攜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天印山醫院院長秦叔逵,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臨床研究院院長沈鋒,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周儉等數十位國內外肝膽腫瘤領域知名臨床家專、學者共同參會,聚焦肝膽腫瘤診療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未來探索,臨床診療實踐分享、轉化醫學研究及醫院管理等相關話題,并展開深入探討,共促我國肝膽腫瘤診療水平及患者生存獲益的全面提升。

            我國是肝膽腫瘤的“重災區”,患者治療需求遠未被滿足

            癌癥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一大類疾病。需要強調的是,我國是肝膽惡性腫瘤的“重災區”。其中,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和腫瘤致死病因,我國每年新發肝癌患者數約 40 萬,占全世界肝癌新發患者數接近一半。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膽道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據測算,我國膽道癌的年新發病例約 12 萬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 樊嘉

            樊嘉院士指出:“肝膽惡性腫瘤不僅高發,更是一系列侵襲性強、惡性程度高、治療難度大的疾病。由于這兩類惡性腫瘤早期通常并沒有明顯的癥狀,大多數患者在首次確診時就已經處于中晚期階段,加上可選擇的治療手段有限,致使預后效果不佳,肝癌和膽道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分別僅有7%和5-15%。”

            日本東京大學榮譽教授 Masao Omata(線上參會)

            Omata教授介紹說:“在2018年以前,晚期肝癌患者唯一的一線治療方案是靶向藥索拉非尼,但中位總生存期也不足一年,只有10.7個月;而晚期膽道癌的治療面臨著同樣的境地。晚期膽道癌長期以來的一線標準治療都是以吉西他濱聯合順鉑(GC)化療方案為主,然而其臨床療效并不理想,患者的兩年生存率僅有10%,患者治療需求遠未被滿足!”

            挑戰治療預期,免疫治療開啟肝膽腫瘤治療新時代

            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天印山醫院院長 秦叔逵

            近年來,免疫治療帶來了腫瘤治療領域的變革,給缺乏有效治療手段、預后不理想的肝膽腫瘤癌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秦叔逵教授表示:“2018年以來,得益于諸多靶向/免疫治療的研究進展,多款靶向藥、免疫藥物(即‘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主要是指抗PD-1/PD-L1單抗以及抗CTLA-4單抗等)的單藥治療方案以及靶向聯合免疫、雙免疫的聯合治療方案,在有效率、總生存期等指標上紛紛超越索拉非尼,為眾多肝癌患者帶來了突破性的生存獲益,極大改善了他們的整體生存狀況。例如去年ESMO ASIA大會(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大會)公布的一項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抗CTLA-4單抗聯合抗PD-L1單抗一線治療不可切除的肝癌就在中國港臺人群中證實了顯著的生存獲益,近一半的患者存活超過3年。”

            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臨床研究院院長 沈鋒

            此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同樣也在膽道癌的治療中大放異彩。沈鋒教授表示:“去年9月,美國FDA已批準抗PD-L1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膽道癌患者。這意味著患者首次擁有了基于免疫療法的治療選擇,可顯著延長生存期且耐受性良好。”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 周儉

            周儉教授強調:“近年來,免疫治療帶來了腫瘤治療領域的變革,給缺乏有效治療手段、預后不理想的肝膽腫瘤癌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此次肝膽高峰論壇的主會場就著重圍繞進入免疫時代后,不同治療方式如何組合能更進一步提升療效,是通過聯合治療還是精準治療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患者生存,以及未來的探索和研究機會等話題開展了多場專家對談和開放問答。我們相信,隨著諸多臨床研究的不斷推進和新藥/新適應癥的獲批,肝膽腫瘤患者的生存獲益未來還會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 王磊

            作為本次高峰論壇的支持方之一,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表示:“進入中國30年,阿斯利康不斷加速腫瘤領域創新成果引進,先后引入中國的腫瘤治療藥物達11款,覆蓋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血液腫瘤等多個癌種,為中國腫瘤患者點亮生命的希望之光。近年來,阿斯利康在肝膽腫瘤領域持續發力,通過前沿的基礎研究,不斷探索新的治療方法和技術,致力于為肝膽腫瘤患者帶來更加有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我們期待攜手在座的各位專家,共同推進肝膽腫瘤領域創新治療方案的進一步探索,一同挑戰治療預期,解決患者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為中國肝膽腫瘤治療格局的變革而努力,為《健康中國行動》發展戰略目標的早日實現添磚加瓦。”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