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聯想誕生于1984年。在近40年的發展中,經歷了很多年風風雨雨和產業周期,聯想走出了中國制造企業最具普適意義的一條路。” 在5月23日舉辦的聯想“新IT 新價值”智能制造論壇上,財經作家、890新商學創始人吳曉波如是說。他表示, 1984年也被稱為“中國企業元年”,那一年中國誕生了包括聯想在內很多影響整個中國民營經濟的企業。1984年,中國產業經濟也開始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聯想集團不斷經歷經濟周期,如今也成為了民營經濟中最具有普遍意義的企業標本。
“我們在聯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它被稱為‘母本工廠’,占地100畝,能產生600億元的工業產值。這應該是我看到過在全球范圍內,從制造業角度來講是最高的畝產,一畝地近1億美金的工業產值。”在吳曉波看來,與很多行業相比,制造業能夠創造很多土地價值、就業價值和稅收價值,上述諸多價值與聯想不斷的創新和迭代息息相關。
當日的論壇上,吳曉波、聯想集團副總裁王傳東、聯想集團全球供應鏈與智能制造IT負責人閆君、聯想中國區大客戶業務群及制造行業總經理宋濤出席論壇并在現場與300多位企業家進行經驗交流,深度探討智能制造領域的創新經驗,并就智能化變革和穿越周期之道進行了深入交流。
與此同時,“走進標桿工廠”項目走進聯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和聯想深圳未來中心。財經作家、890新商學創始人吳曉波攜300多名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家,共同領略了聯想集團全球“母本工廠”的獨特魅力和先進制造集大成者的風采。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