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全球新型數字易貨貿易‘新模式、新業態、新發展’”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市場雜志社主辦,《中國市場》鄉村振興研究院承辦,浙江寶瑪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中:中國市場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徐文濤;右:《中國市場》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祝萬翔
中國市場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徐文濤、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司法室原主任李益前、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研究員林友華、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中國經濟網產經新聞部主任(原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雜志社原總編輯)林鄂平、中國鄉村發展協會會員部主任李盟、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副秘書長供應鏈金融專委會主任嚴新寶、浙江寶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燕萍等出席座談會并發表講話,就“支持建設易貨貿易服務平臺、探索新型易貨貿易模式”的主題進行了積極的交流和踴躍的發言。此次會議由《中國市場》鄉村振興研究院祝萬翔院長主持。
徐文濤社長首先對與會的各位專家、企業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對與浙江寶瑪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功合作表示祝賀,并介紹了中國市場雜志社的歷史沿革及基本情況。從中物聯剛剛發布的4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表明全球經濟增長疲軟、經濟持續下行壓力大,給易貨貿易提供發展契機。
隨后,徐文濤社長談到了我國易貨貿易的相關政策,從2020年9月國務院提出“支持建設易貨貿易服務平臺、探索新型易貨模式”指導意見以來,商務部及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有關政策,支持易貨貿易發展,特別是人社部已將“易貨師”正式納入國家新職業。在此背景下,易貨貿易在越來越多的地方首單落地,尤其是與國家外匯短缺的非洲國家及俄羅斯、伊朗等跨境資金結算困難的國家易貨貿易發展迅猛。
徐文濤社長談到了易貨貿易的意義及發展前景,現代供應鏈管理理念應用于易貨貿易的價值和意義。未來的易貨貿易發展,與共享經濟模式、網絡空間技術、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繁榮,共同構建了基于商流、信息流、資金流融合匹配的現代易貨交易模式的堅實基礎。最后,徐社長提出了期望,希望大家一起為共同推進中國易貨貿易事業實現產品易貨到產業鏈易貨的轉變,數據易貨到數字易貨的提升,以及中國易貨事業規范化、產業化、科技化、國際化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林友華研究員從農業角度分析了易貨貿易對發展農村、打造農產品品牌的積極意義。易貨貿易可以擴大貿易機會、擴展營銷渠道,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擁抱國際國內雙循環為主體的新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對于暢通農產品流通,促進農村消費、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大有可為。
洪勇副研究員從易貨貿易的概念、發展易貨貿易的意義、易貨貿易的發展現狀三個角度談論易貨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對于易貨貿易發展新趨勢歸納了五個方面:一是在國際國內易貨、小商品和大宗易貨聯動發展,二是新型易貨貿易生態鏈持續優化升級,三是易貨貿易服務類產品規模增大,四是新興市場易貨貿易迎來新機遇,五是數字易貨貿易園區功能更加完善。
浙江寶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燕萍
張燕萍董事長介紹了浙江寶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國際新型數字易貨貿易的互聯網平臺企業,旗下有國際新型數字體驗中心、享車寶瑪展廳、數字家居體驗館等多個易貨板塊。通過創新經營模式,積極構筑全球易平臺系統,為各類企業或個人提供易貨信息發布、平臺系統查詢、交易實時結算、物流運輸跟蹤及安全監控保障等專業服務,同時賦能企業或個人開展多邊易貨及跨境易貨。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寶瑪科技依托網上交易、線下推廣服務的綜合性易貨服務,應用區塊鏈技術、物聯網技術等,融合營銷推廣和簡易化交易平臺、易貨公司、資源顧客、易貨服務組織等,每個階段的交易和服務的數據信息都能在易貨生態鏈中體現。易貨交易的數據信息累積,可對全產業鏈的生產量、庫存量和銷售工作計劃等給出科學研究依據,為全產業鏈和實體企業發展趨勢提供一體化服務意見。
會后,《中國市場》鄉村振興研究院與浙江寶瑪科技有限公司舉行了簽約儀式,正式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