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8日至5月1日,2023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11號館(F11區)盛大開幕,以“重聚”為題的本次藝博會,匯聚154家藝術機構參與,展覽面積達18000平方米,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生態最豐富的一屆,也是今年北京舉辦的第一個大型藝術博覽會。
在5月1日當天,在藝博會文創鏈藝術創新實驗室的數字藝術特展現場上,呈現了《數實互生———文創品牌聯盟鏈的應用場景》藝術話題論壇,國潮藝術推動人、萬眾藝心合伙人于筱薇,北京國際設計周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昱東,星礦科技總經理張磊,藝術家方斯特,薛征與侯延博等嘉賓共同探討“數實互生”話題,并分析及探討藝術和文化的創新實踐及技術融合。
在國潮藝術推動人、萬眾藝心合伙人于筱薇的主持下,論壇嘉賓們就“數實互生”話題展開精彩討論與分享。文創品牌聯盟鏈常任節點,北京國際設計周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昱東在對話中對“數實互生”理念進行了闡述:“互生”是植物學概念,是葉序的一種,指葉片相間生長于莖的兩側,總體對稱卻非一一對應,并且交互著向上生長。“數實互生”指向實體世界與數字世界的互為補充、互相促進的模式,而非“數字孿生”所指向的將實體世界完全鏡像地數字化、虛擬化。同時“數實互生”也客觀描述了實體數字化、數字實體化,相生交互、相向而行的數字經濟實踐進程。實體產業通過數字化,推動產品形態和生產方式的創新,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的商業模式,促進可持續發展。數字產業在構建完整網絡世界的同時,也在嘗試從線上走到線下,進入實體經濟領域,與實體世界互相促進互相補充。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通過區塊鏈建構起聯系,數字世界已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我們的生活。
北京國際設計周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昱東
文創品牌聯盟鏈常任節點,星礦科技總經理張磊針對F11展位的藝術實驗與“數實互生”談到:本次展出的加密數字版畫,通過藝術數字化,讓藝術品更加貼近生活,給藝術作品帶來更好的傳播性,是全球藝術品數字化的一次成功創新,也是數字資產化的一次重要實踐,更是打開了數字時代下藝術作品的一種全新欣賞模式與收藏手段。數字的創作開始可以資產化、收藏化。我們此次在藝術展上的加密數字版畫,是在數字收藏的基礎上,結合了屏幕顯現和加密芯片鑒真的硬件技術,讓數字藝術品可以更方便的用于家庭、商業空間展示和收藏。
除了加密數字版畫之外,文創品牌聯盟鏈近期還推出了一些“數實互生”的應用場景,比如:為配合《九色鹿》郵票的發行,中國集郵有限公司和北京國際設計周合作出品了《呦呦我心》個性化郵折,并首次為實物郵折配備了《一鹿有愛》數字紀念品,通過數字紀念品提升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推廣。北京國際設計周和恭王府博物館共同出品的“福碗”,通過數字福卡社交裂變的傳播形式實現了數字賦能實體的有益實踐。萬眾藝心數實共生的民族娃娃?,以流行文化藝術的表達方式,講述中華民族好故事,通過文創品牌聯盟鏈,構建虛實互生的數藏、盲盒文創品,向世界展示中國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星礦科技總經理 張磊
藝術家薛征對“英雄臉譜”的創作歷程和對數字文化與互聯網社交的關系談了自己的看法:通過深挖中國傳統人物,剖析傳統人物,提取他們的文化基因、元素特征、紋飾裝飾,并采用人機協同的創新創作形式,設計出了一百萬張“英雄臉譜”,產品得以受到青年一代的歡迎,是一種藝術與數字相結合的成功探索。
藝術家 薛征
藝術家、自媒體人、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參展藝術家方斯特,講述藝術家和藝術機構對數字實踐的看法:藝術與屏的結合,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是未來最有前景的發展方向。
藝術家 方斯特
萬眾藝心資深運營經理侯延博,對加密數字版畫與文創品牌聯盟鏈對藝術經營的推動作用談了看法:作為中國的文藝博場館運營方,需要新的藝術展覽方式,加密數字版畫與文創鏈對經營場所經營正提供新的收入來源、對藝術家/藏家/機構的互信和交易更透明,新技術的應用對于藝術商業化經營會迸發更多的可能性。
萬眾藝心資深運營經理 侯延博
此次藝博會的展覽內容形式多元從數字藝術到當代水墨、從經典形制到潮流符號、從資深畫廊到新興機構,全方位呈現了當代藝術豐富多彩的面貌和蓬勃發展的生態。據星礦科技總經理張磊透露,文創鏈在加密數字版畫屏幕方向的應用場景,只是文創鏈探索方向的其中之一,文創鏈實驗室未來也將打造其他應用場景,更加便捷、高效地優化交易流程,深入傳播數字文化藝術。
論壇現場場景圖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