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十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北京國測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本屆年會以“數字經濟,智能導航”為主題,將持續與全球合作伙伴共享北斗及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發展成果。作為我國唯一的專門、全面從事時間頻率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在展會期間全面展示了其在時間頻率和衛星導航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吸引大批與會代表前來觀展交流。
展會現場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承擔著我國國家標準時間(北京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建設和運行著的長短波授時系統是我國的第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成了國內唯一的天地一體星地綜合衛星導航授時試驗平臺,參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承擔中國空間站時頻實驗系統等多個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為我國的國家時間頻率體系、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次展會,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聯合產業鏈多家合作單位,展示了其在時間頻率和衛星導航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術應用,包括高精度時間頻率產生與測量設備、高精度時間服務、衛星導航信號分析、衛星導航精密定位服務等方面的成果和應用案例。同時,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還組織了多場技術交流活動,與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授時與導航技術發展方向和應用前景,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
國家授時中心產品展示
據了解,國家授時中心還承擔著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國家時間頻率體系建設等重大任務,已成為國家時空體系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心副主任盧曉春表示:國家授時中心將從國家戰略和安全高度出發,瞄準時間頻率學科前沿,積極進行時頻和導航技術的創新研究,為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為提升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做出積極努力。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