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3年4月26日,小i集團(納斯達克:AIXI)公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
財報顯示,2022年小i集團經營業收入4820萬美元,同比增長48%,超越此前市場方面的預期;毛利潤3,080萬美元,同比增長42%。雖然2022年存在疫情影響,但小i集團的云服務平臺銷售額逆勢增長364%,成為第一大營收來源,是2022年度的主要業績亮點;其技術開發服務同比增長78%,營業收入貢獻不斷增加,是小i集團2022年度業績表現優異的主要原因。
數智化時代來臨,云服務平臺邊際效應顯現
小i集團的云平臺是2021年新建立的收入來源,其中包括小i集團之前開發的標準化軟件產品,其在2021年收入553萬美元,隨著我國數智化時代的到來,小i機器人云平臺收入加速爆發,2022年同比增長364%,達到2574萬美元。
隨著我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持續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創新發展,“軟件+硬件+服務”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企業數智化發展注入全新活力。政務數智化可以實現各類政府部門整合的基礎上,進一步重塑政府服務流程,實現對各單位的統一管理、監督和考核,發揮在業務辦理全流程的“指揮棒”作用。而企業數智化可以在大數據和智能技術手段的支持下,建立決策機制的自優化模型,實現智能化分析與管理,助力企業優化現有業務價值鏈和管理價值鏈,構建企業新的核心競爭力。
2022年度,小i集團的政務“數字人”率先在贛州市落地,小i集團綜合運用智能語音識別、圖像識別、人機交互等人工智能技術,建設了實時交互的多模態智慧型政務“小贛”,實現“數字人”與政務服務事項的咨詢、受理、辦理等應用場景無縫融合。
“小贛”是全國首個具備智能交互、實時溝通、指導辦事能力的數字人,具備自助服務問詢、精準業務辦理、復雜業務導辦三大功能,可以實現多模態交互,具有標準得體的禮儀動作、溫暖親切的微笑,可以對行政審批事項標準化、顆粒化梳理,將對話場景無縫嵌入到政務服務業務流程中,為群眾提供“邊聊邊辦”的數字政務服務。
目前,小i交互數字人已在多個領域落地成功案例,如上海電信聯合小i集團推出了數字人小翼,實現了24小時為用戶解答問題,提供高效生動的咨詢服務。近期,小i集團還聯合特思爾大宇宙中國公司進行專業服務及云服務合作,用以市場和客戶的共同開發,從而賦能多個行業客戶。
強化認知智能布局,高研發布局行業大模型
小i集團作為中國本土最早進軍對話式AI的公司,其早在2004年就在MSN上率先推出了Chatbot(聊天機器人),其終端用戶在2008年突破1億人;在2006年上線第一款B端產品“上海科委海德先生”。隨后完整經歷了AI發展史上基于規則的專家系統+機器學習時期、深度學習+預訓練模型時期、大模型時期,并具備相應核心技術,在中文語義理解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且擁有知識產權且具備大規模商業落地的經驗,有利于打造更中國化的交互大模型。
從技術方面來看,數據、算法和算力是驅動交互大模型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大模型是通過模型迭代、架構升級、算力提升,以及訓練數據質量和數量提升后的產物。小i集團已經在算法上具備了大模型的相關技術,但數據因隱私監管存在孤島效應,導致行業數據難以開源。
近日,小i集團宣布與數據寶合作,數據寶作為國內數據產業市場化領軍企業,已經連接了50多個行業及企業的數據,數據維度覆蓋人、車、路、企、環、能六大緯度,實現了近300個場景的落地應用。數據作為AI算法的“飼料”,與數據寶的合作,可以為小i機器人的技術發展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數據支撐。
自ChatGPT出圈以來,全球類GPT產品在短時間內呈現增長態勢,全球客戶市場,尤其在中國市場,政企單位都存在對于中國版的ChatGPT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在應對市場變化上,企業負責人表示,2022年,小i集團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47%,預計在2023年仍將保持較高的水平。
根據IDC發布的數據,預計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可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人工智能服務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實現最快的支出增長,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22%,人工智能硬件年復合增長率為20.5%。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