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世界地球日:從“水下荒漠”到“水下森林”,走進“洞庭之心”大通湖

            2023-04-23 08:20:37     來源:新華社

            4月20日,工人在大通湖水生植物產業示范園內采收水草(無人機照片)。

            12.4萬畝的大通湖地處洞庭湖腹地,被稱作“洞庭之心”。由于無序養殖,它曾一度戴上水質劣V類的“黑帽子”。

            2018年,當地開展生態修復工作,探索種養轉型,推動臨湖精養魚塘全面退養,實施水草規模化種植。2020年,大通湖水質恢復至Ⅳ類。

            治理以來,當地積極發展“水草+”產業,除水草銷售外,還養殖與之共生的魚、蝦、蟹類,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目前,大通湖水環境治理已完成湖內水生植被修復五期工程,面積達6.7萬畝。隨著生物多樣性的提高,生態系統穩定發展,大通湖重現了“春和景明,一碧萬頃”的景象。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