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書《煥新:劉永好和新希望的40年》對外發布。該書講述新希望創立40周年的歷程,并介紹劉永好40年管理經驗與經營哲學。尤為值得關注的是,71歲的劉永好在書中談及如何用工具的方式解決企業數字化問題。書中介紹,劉永好的智慧是,善用現有工具、以點帶面——先用一個統一的數字化工具統一全集團的交流方式、工作習慣。經過分析比對、討論,劉永好選擇了飛書。
新希望集團首席數字官、新希望數科集團CEO李旭昶回憶,他的第一次面試就與劉永好討論了選擇哪個工具的問題。劉永好作為一位70多歲的企業家,對數字化的重視、研究、理解的深度完全震撼了他。利用飛書這個數字化工具,新希望迅速統一了十幾萬員工的作業和交流方式。
在劉永好看來,“對比其他互聯網企業的數字化辦公平臺,飛書作為后來者,有著超越前者的決心和動力,不僅派專人服務,還與新希望一起做了大量個性化的聯合開發,這些個性化的開發讓新希望的數字化下沉更高效、更順暢。”
不久前,飛書首席商業官林嬋透露,新希望與飛書通過使用飛書多維表格等聯合開發輕量化業務工具,在兩年的時間里幫新希望節省了2000萬元。
這些輕量化的業務工具,助力了新希望“降本增效”。比如,新希望190多個豬場,用多維表格搭建了“豬場環保解決方案”,半年就節省了210多萬;新希望集團總部牽頭用多維表格搭了便捷轉崗的活水平臺,節約了 170 萬;財務部門搭建了自動化服務臺,節省了 80% 的人力,一年提效的價值就超過 180 萬;還有生物安全部門,用多維表格搭建的豬場點檢系統,省了 200 來萬。
2022年,新希望線上會議的數量達到108萬場,日均會議超3000場,總會議時長達到2.6億分鐘。同時,新希望員工對于飛書文檔的使用也在逐步加深。2022年,新希望累計創建781457份文檔,其中新建多維表格10500個、搭建運行的自動化流程205021個。此外,新希望在飛書上搭建了69個服務臺,解決工單問題30萬個,54%的問題為AI機器人獨立解答。
新希望集團是中國農牧企業巨頭之一,市值超過3000億元、全球員工13.5萬人、分公司600家。新希望及其產業生態,不止是個“養豬”大戶,還覆蓋了農牧食品、乳品快消、醫療健康、金融投資等八大業務板塊。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