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釋放數智供應鏈能力 京東云推動大宗商品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2023-03-17 11:19:50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當傳統倉儲“長”出了數字智能,將會催生怎樣的連鎖反應?

            線下倉庫,有了AI看貨;大宗商品,用上了“區塊鏈+物聯網”;銀行放貸,實現了數字倉單質押;中小微貿易企業,解決了“等貸”難題……在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京東云數字倉庫,正在讓改變發生。

            這個想象力十足的“數字倉庫”,植根于京東零售、倉儲、物流、技術的厚實土壤。京東云依托數智供應鏈能力,充分釋放科技能量,將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 鏈和大數據等核心技術融合創新,不僅實現了倉儲服務全流程數字化,讓AI看貨、守貨成為現實,還支持數字金融服務平臺提供的數字倉單質押融資業務,構建了 數字倉儲、數字貿易、數字金融三位一體的新型大宗商品貿易生態體系。

            守住倉:“線上+線下”實時聯動

            夜幕下的青島,燈火靜謐。山東中儲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寶泰倉的智能機器人,正在忙碌。這種配位激光導航定位的巡邏機器人,搭載紅外監控攝像頭,按照提前設置的巡檢地圖和巡檢路線,有條不紊地根據巡檢任務和點檢要求,進行全天侯自主巡檢。

            智能巡檢機器人

            這一“黑科技”,在“京東云數字倉庫”平臺上,并不鮮見。運用了數字孿生技術的平臺,管理員打開電腦或點擊APP,就能對倉庫實現全流程監管:實時視頻 監控功能,連通倉庫內外的攝像頭,可24小時監測倉庫及周邊的安防動態;有著靈敏“嗅覺”的電子圍欄,設置了“存儲區域、禁入區域、危險區域”,一旦貨物 輪廓發生變化、受限車輛與人員闖入均會告警,實現了AI看貨。

            準確、安全、效率,無疑是倉儲管理的關鍵所在。京東云數字倉庫平臺,借助物聯平臺、AI技術平臺、數據平臺和區塊鏈平臺,讓“貨物、貨位、標識、電子賬目、數字權證”時時相符。

            “數字倉庫平臺是所有大宗服務類企業服務平臺的底部支撐系統,是平臺的平臺、基礎的基礎,這將有力地促進青島國際貿易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進程,促進青島自 貿片區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去年3月,青島自貿片區聯合京東科技、中儲京科等企業,以片區范圍內倉儲企業為試點,落地數字倉庫。談及這一創新應用,中儲發 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兼中國物資儲運協會會長李勇昭如是表示。

            把效果落實到數據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專業委員會標準部部長沈啟星,曾做過計算:引入數字技術,將大幅提升倉庫的工作效率,整體時 間可以縮短40%以上。過去盤點一個1萬平方米的倉庫,至少需要24個-48個小時,依托物聯網手段可以縮短到2個小時以內。

            不僅是青島,創新的律動也為天津帶來了新變化。在天津融誠物產的冷軋板鋼材倉庫,京東云的倉儲技術早已助力其實現了無人值守。3D可視化的調度平臺,仿 真還原動態貨物信息,倉庫從入庫、在庫、到出庫的全流程實時在線管控,減輕了“人肉找貨”的麻煩,提升了倉庫現場操作時效性和準確性。

            看住貨:“區塊鏈”重塑大宗商品信用

            守得住倉,看得了貨,是“京東云數字倉庫”的基礎功能之一。倉儲服務線上化,倉儲信息數據化,為大宗商品帶來了新的融資機會。

            與零售不同,大宗商品是用于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資商品,涵蓋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農副產品等主要類別。因大宗商品貿易行業數字化程 度低,缺乏有效控貨手段,貨物不可見、不可控、貨物易丟失現象,多有發生。而傳統紙質貨物倉單的可信性,僅來自于“紅章”。一旦被篡改,倉庫、銀行將損失 慘重,這讓大宗商品質押融資舉步維艱。

            夯實信用,是挖掘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價值的前提。此 時,有著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力的平臺,像一個有智能的供應鏈管理者,在貨物進入倉庫時,就將入庫時間、品類、規格、型號、產地等信息實時錄 入系統,并生成不可更改的數字碼,同步給貨主、倉庫、法院、海關等主體,后續貨物的出庫、過戶、交易,可同步實現全流程監管。

            京東云數字倉庫平臺

            將線下紙質倉單轉化為線上數字倉單,是獲取銀行授信的關鍵。登記在區塊鏈上的倉單,可確保數據的唯一性、可追溯、不可篡改,其是否已經被抵押,所有成員一目了然。該倉單若已被抵押,平臺將通過智能合約功能將其凍結在區塊鏈系統中,可有效避免重復質押。

            這一安全、嚴謹、可追溯的“控貨”能力,贏得了銀行的信任。中 國建設銀行青島分行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蔡永健表示,“在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倉庫監控不再是難題,貨物和編碼可一一映射。” 這意味著,沉睡在倉庫里的以萬億計的大宗商品,可以有機會作為質押品,幫助企業更便捷地獲得融資。大宗商品也將成為房、車之外,中小微貿易企業獲取貸款的 又一抓手。

            來自央視《東方時空》的消息稱:數字倉庫的建成,將更好地保障倉儲物流安全,提升貨物的周轉效率,促進大宗商品國際貿易全產業鏈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貸出款:數字技術助力數實融合

            創新的種子,讓改變發芽。

            一筆31.6萬美元的資金,從建設銀行青島自貿區支行貸出,支付給了青島悅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越南客戶(下稱悅友)。而質押物,正是該公司存放在數字 倉庫里的橡膠電子倉單。此前,采購自越南的200噸橡膠類大宗,在完成提單簽收、換單、通關、查驗入庫等流程后,存放于青島自貿區的中儲青島分公司倉庫 內。通過數字倉庫平臺的“AI看貨”功能,倉儲方、貿易商、銀行方均能實時看到貨物、貨主、保管倉庫等信息。在第二天,悅友采取提單轉倉單質押模式,快速 便捷地獲得了銀行融資。

            電子倉單

            不斷向上生長的對外服務,來自內生力量的往下扎根—— 過去20年間,京東持續加大實體投入,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京東物流運營超1500個倉庫,過去3年,新增超700個,倉儲總面積(含云倉)超 3000萬平方米,在全球擁有近90個保稅倉、直郵倉和海外倉。在自營商品SKU超過1000萬基礎上,2022年庫存周轉天數繼續保持在約30天的全球 領先水平。僅過去6年,技術研發投入就累計近1000億。

            “作為京東集團對外技術輸出的核心品牌,京東云以數智供應鏈能力,釋放京東新型實體企業價值,助力千行百業數實融合。”京東集團副總裁高禮強表示,國內 其他大宗倉庫數字化建設,主要圍繞動產、倉單質押融資業務的風險管理,聚焦于實物管理,暫未真正實現倉儲業務的全流程數字化與管理的智能化,京東云數字倉 庫基于物聯網技術、供應鏈技術,融合供應鏈金融服務,實現數字倉儲、貿易、金融三位一體,輸出技術領先、標準規范、場景豐富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好風憑借力。日前,《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要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要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要強化數字中國關鍵能力,構筑自立自強的數 字技術創新體系,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再一次夯實了京東云數字倉庫的創新路徑。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認為,“倉儲數字化建設,既推動 了大宗商品傳統倉儲運營模式的轉型升級,又推進了供應鏈金融的創新和發展,在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過程中,具有行業引領性和重要的示范效應”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