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生子當如孫仲謀”

            2023-03-09 13:56:12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天下方亂,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大可有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乃取印綬與孫權曰:“若舉江東之眾,決機于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權大哭,拜受印綬。母哭曰:“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當復如何”?策曰:“弟才勝兒十倍,足當大任”(《三國演義》第29回:“碧眼兒坐領江東”)。

            操領百余人上山坡,遙望戰船,各分隊伍,依次擺列。旗分五色,兵器鮮明。當中大船上青羅傘下,坐著孫權。左右文武,侍立兩邊。操以鞭指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同前第61回:“孫權遺書退老瞞”)!

            想起這兩個片段,源自本月《炎黃春秋》文章——“毛澤東以史為鑒的戰略智慧——以讀《三垂岡》為例”。“英雄立馬起沙陀”:毛澤東多次稱贊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李克用,沙陀族人,精于騎射,驍勇善戰,唐朝末年因戰功被拜為河東節度使,受封晉王。朱溫滅唐建立粱朝(史稱“后梁”)后,李克用仍奉李唐為正朝,憑借所掌握的河東地區(主要位于今山西西南部)與朱溫抗衡周旋。后來,李存勖繼承父親李克用的遺志,多次擊敗后梁大軍,逐步攻占幽州、魏州等地,又屢挫契丹南侵,后稱帝,國號唐(史稱“后唐”),并最終消滅后梁,基本統一中國北方(《炎黃春秋》第3期第5頁)。

            三垂岡戰役不僅是李存勖逐鹿中原的奠基之戰,還與一段傳奇故事緊密相關。李克用曾在三垂岡設宴慶功。席間樂手奏唱《百年歌》,每十年為一段,講述人生百年,唱到人衰老的情形時,眾將紛紛落淚。李克用并不傷感,指著五歲的李存勖說:我老了,但這是我的“奇兒”,20年后定能代替我在此征戰!李存勖年少繼位,果然不負眾望,不僅取得三垂岡戰役勝利,而且致力于撫恤孤寡,征辟賢才,修整水利,打擊盜賊,贏得人心,走出了創立霸業的堅實步伐。毛澤東閱讀《通鑒紀事本末》中關于李存勖下決心出奇兵滅粱的記載時,更是寫下了“生子當如李亞子(李存勖)的贊語”(同上第7頁)。

            京劇《珠簾寨》黃巢造反殺奔長安,迫使唐皇退至西岐,派程恩官去請沙陀國王李克用發兵救援,李克用“念”其過去被貶不肯發兵。程恩官就與其太子(大太保)“串通”兩位后宮娘娘借助李克用懼內弱點致其發兵。姐妹倆“同仇敵愾”,李克用在她們姐妹面前“家無常理”、“沙陀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無奈她們的家法實在厲害”、“家法大于國法”。

            “你可真是你爸爸的好兒子。你可真是大孝子”(二宮娘娘)。

            (馬秀山2023年3月8日)

            相關鏈接:一歲出場亮相,十歲天天向上,二十遠大理想,三十基本定向,四十處處吃香,五十發奮圖強,六十告老還鄉,七十打打麻將,八十曬曬太陽,九十躺在床上,百歲掛在墻上(大學畢業20周年紀念冊同學留言)。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